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1篇
  免费   391篇
公路运输   1547篇
综合类   1556篇
水路运输   1483篇
铁路运输   715篇
综合运输   12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通过4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试验,分别对其开裂荷载、破坏荷载、控制截面应力、裂缝与变形进行了测试,对比了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差异。从试验结果来看,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应变实测数据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跨中截面体内应变测试结果表明,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体内应变变化规律吻合较好。跨中截面钢筋应变与混凝土应变测试结果表明,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变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测值相对较大。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际开裂荷载、破坏荷载大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矩形、T形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实测值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偏大6%、10%,矩形、T形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破坏荷载实测值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偏大4%、3%。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宽度实测值较普通混凝土梁相对较小,表明缓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力。  相似文献   
912.
介绍了付氏悬链线的相关理论,给出了计算付氏悬链线5要素的Matlab程序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付氏悬链线进行的悬索桥空缆线形计算的新思路,避免了空缆线形所涉及到的繁琐的迭代过程。  相似文献   
913.
胡勇  张家伦  杨二永 《桥梁建设》2013,43(1):116-121
江顺大桥主桥为主跨700 m的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其Z4号墩采用28根φ3.0m钻孔灌注桩,桩长47.5~72 m,钻孔深度达81.5m.针对该墩深水、浅覆盖层、斜岩面、超硬岩质、岩层分布不均、夹层多等不利现象,采取超前地质钻孔、针对性钻孔平台设计与快速施工、选择APE400B单锤插打钢护筒、分区域配置冲击钻和回旋钻、严格控制泥浆指标和钻进参数等关键技术措施,在洪峰来临前完成全部钻孔桩施工.超声波检测显示28根桩基质量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14.
地震是群灾之首,而海口市是全国省会城市中设防烈度最高的城市。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数据,分析海南区域性特殊土——红土的动力特性;选取规范法为破坏准则,分析了海口红土在各种影响因素下动孔压的特性。对超固结土孔压增长机理进行分析。描述了海口红土动孔压硬化型曲线增长的三个过程。根据张建民提出的动孔压模型,对海口红土进行分析,获得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915.
结古寺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古寺滑坡在玉树“4·14”地震后出现了开裂和位移,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该滑坡的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暴雨+地震工况下,该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为确保滑坡顶部结古寺和滑坡前缘城镇安全,需对该滑坡进行加固防治。针对该滑坡的工程危害性,进行了整治方案比选,综合考虑技术、施工及经济等方面,建议采用抗滑键+桩板墙+抗滑桩+截排水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916.
随着高速公路ETC车道的日益增多,对于无人值守的ETC车道设备、过车情况的有效监测控制已成为高速公路营运单位所关注的重点。为了提高营运中心对ETC收费车道的营运、维修和管理水平,提出了以ETC车道日志为基础,通过对ETC车道数据的综合分析、预测等数据处理手段实现ETC车道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917.
悬索桥主缆防护用缠绕钢丝有圆形镀锌软钢丝和S形钢丝2种,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为依托,介绍S形缠绕钢丝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缠丝前需进行主缆表面清理及紧缆钢带和改吊绳处理,主缆缠丝采用缠丝机在两索夹间进行,分为起始端缠丝、中间缠丝、终端缠丝、索夹跨越等主要工序,采用铝热焊剂并联焊接的方式中间缠丝接头.  相似文献   
918.
任文明  胡谋鹏 《隧道建设》2013,33(8):674-678
Barton于1974年首次提出了岩体质量分级Q系统,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经过多次修正、完善,现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岩体分级系统之一。文章基于2002版Q系统的支护设计,并结合某地下储油洞库工程应用实例,验证了Q系统可成功地应用于地下储油洞库,并在实际工作中,就Q系统应用时的具体参数取值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合理解释。工程伊始,同时采用RMR系统和Q系统2种岩体质量分级系统,可建立Q与RMR的关系式,利用RMR系统确定岩体自稳时间,从而为合理确定支护施作时间提供指导,为保证应用Q系统的正确性,建议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在现场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19.
胡喆 《隧道建设》2013,33(4):295-299
通过对武汉部分地铁工程实例进行相应的论述,着重阐述不同线、站位条件,不同既有边界条件及规划环境的情况下,通过分析论证,采用的不同的“地铁+物业”结合形式的应用,并提出地铁与物业结合时应高度重视的与规划条件的匹配、消防问题的处理及地铁与物业之间的衔接等重要问题,以期达到为地铁设计及管理者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模式进行合理分析,从而推动“地铁+物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20.
胡建荣 《公路工程》2013,(1):103-105,115
针对目前沥青热氧老化预估研究的不足,利用旋转薄膜烘箱对SK90#沥青进行不同时间的老化,分析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粘度与老化时间的关系,并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分析建立沥青老化后性能的非线性预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的路用性能在老化过程中符合非线性数学方程;沥青老化存在最终老化量;利用建立的沥青老化方程可以较为精准的预估沥青在不同老化时刻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性能,同时可以预测沥青在不同时刻的老化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