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4篇
  免费   852篇
公路运输   2970篇
综合类   2682篇
水路运输   2394篇
铁路运输   1962篇
综合运输   308篇
  2025年   54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506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673篇
  2010年   729篇
  2009年   762篇
  2008年   703篇
  2007年   772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569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通过对广贺高速公路北江特大桥桥头软基试验段采用挤密砂桩对软基进行处理及防止砂土液化方面所作的研究,并根据得出的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挤密砂桩在处理砂土液化及软土地基处理方面的一些效果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2.
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开裂形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长发  邱延峻  黄兵  兰波 《公路》2006,(2):51-56
以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开裂调研资料为基础,对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开裂病害进行形态描述与成因分析,归纳总结出该类地区沥青路面的主要开裂破坏形式,对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类似地区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3.
王云  李海峰  崔鹏  吴浩 《公路》2006,(5):153-158
遵循四川“川主寺~九寨沟”旅游公路(川九路)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并继续深化,即在深入分析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组成要素与人文景观组成要素及各自特征基础上,提出景观特色带、景观过渡带、景观特色点的景观规划概念,并在各带内依据客观景观要素组成及特征重点突出各带美学设计特征,包括景观变化性、独特性、自然性、整体性、娱乐性、历史文化性和生动性等,要求景观特色带内至少要突出一种美学设计特征,而在景观过渡带内只要公路与周围景观协调即可。景观特色带对道路使用者起到视觉兴奋或审美娱乐功能,而景观过渡带对道路使用者起到休息与放松作用。应用该景观规划理念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映秀~日隆旅游公路”(映日路)进行景观规划,共划分出15个景观特色带、5个景观过渡带及16个景观特色点,为该旅游公路景观规划及景观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4.
公路出入口管理策略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张宁  陈恺  黄卫 《公路》2006,(6):28-33
以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为目的,美国系统地提出了出入口管理策略(A ccessM anagem en t)的理论。本文介绍了该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解释了出入口管理策略的概念、实施原则、实施的效用等基本原理,阐述了策略实施的基本要素以及主要技术的划分体系,为我国合理借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5.
黄平  伍宏涛 《公路》2006,(Z1):341-344
以九洲江大桥的设计为例,简要介绍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广泛采用的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结构特点、设计计算方法.在溶岩地区为减少桩基穿越溶洞的机会,桥梁下部结构及基础均采用全幅双柱式桥墩配预应力盖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6.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是影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长期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在综合分析国外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使用性能、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方法和疲劳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及不同影响因素间相关性的分析,采用综合优化的方法,建立了优化设计模型,研究提出了柔性基层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与高温性能的综合优化指标。研究分析表明,5%~7%的矿粉用量能保证疲劳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均达到最佳。而3%-4.5%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7.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第一体系受力状态对铺装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同桥型主梁上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破坏的差异,采用预应力模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第一体系应力,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作用有不同预应力水平的局部正交异性钢桥面系在标准轴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得到了局部桥面系铺装层的各控制指标值分别随预应力水平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体系纵向正应力对铺装层表面最大纵向拉应变影响显著,第一体系横向正应力对铺装层表面最大横向拉应变影响较大,而第一体系应力状态对最大肋间相对挠度的影响很小、对层间最大剪应力基本没影响。  相似文献   
178.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层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比较是否碎石化对加铺后沥青路面结构应力的影响,本文从断裂力学入手,借助有限元软件,按等参八节点二维平面应变单元分析了两者在沥青加铺层情况相同时层底的应力强度因子。经对比分析,两者的Ⅰ型应力强度因子差别很大,而Ⅱ型应力强度因子基本相同,表明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层底具有更好的受力特性,与不破碎直接加铺相比,能显著降低沥青加铺层底反射裂缝的可能性。这表明碎石化工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治能满足加铺要求,达到了工艺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9.
对SBS改性沥青剪切发育过程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不同类型的SBS与不同组分的基质沥青配伍,对改性过程中的取样用荧光显微镜进行微观观测和动态力学扫描及常规试验,发现微观观测和动态力学扫描均是判断聚合物是否稳定分散与发育的有效手段,而动态力学扫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以根据扫描结果独立判断剪切发育程度,而微观观测需与常规试验相结合方可得到较好结论。  相似文献   
180.
广梧高速公路石牙山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3种竖井施工的方法,针对石牙山隧道通风竖井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LM-300型反井钻机施工,分析了采用全机械化作业反井钻孔产生偏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偏斜和纠偏措施提高了钻孔精度。实践证明,这种反井钻机施工的方法提高了施工速度及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