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5篇 |
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81篇 |
综合类 | 503篇 |
水路运输 | 450篇 |
铁路运输 | 441篇 |
综合运输 | 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100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22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143篇 |
2007年 | 194篇 |
2006年 | 172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Internet is capturing more and more of our time each day, and the increasing levels of engagement are mainly due to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Time spent on social media is observed in the American Time Use Survey and recorded as leisure time on Personal Computer (PC).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of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by including leisure activities that require the use of a PC. We study the substitution effects with both in-home and out-of-home leisure activities and the time budget allocated to each of them. The modeling framework that includes both discrete alternatives and continuous decision variables allow for full correlation across the utility of the alternatives that are all of leisure type and the regressions that model the time allocated to each activity.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little substitution effect between leisure with PC and the relative time spent on it, with in-home and out-of-home leisure episodes. Households with more children and full-time workers are more likely to engage in in-home and PC related leisure activities (especially during weekends). Increments in the travel time of social trips result in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leisure time during weekdays. 相似文献
72.
In this paper, we perform a rigorous analysis on a link-based day-to-day traffic assignment model recently proposed in He et al. (2010). Several properties, including the invariance set and the constrained stability, of this dynamical process are established. An extension of the model to the asymmetric case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stability result is also established under slightly more restrictive assumptions.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findings.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主应力方向的旋转变化,研究了主应力旋转与隧道裂隙塑性变形的关系,验证了"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广义塑性原理"的正确性,并将数值模拟结果和相关试验成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一致性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旋转基本在隧道开挖前后10 m左右的距离内完成,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应力旋转可以引起裂隙塑性变形的突变,且对竖向和斜向裂隙的影响较大;可以根据应力旋转的变化规律合理地选择支护时机,依据应力旋转对裂隙的影响对隧道的重点部位进行超前加固。 相似文献
74.
75.
文章针对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结构受力转换的问题,结合某地铁工程实例,介绍了几种对控制沉降比较有效的施工方法。在竖井开挖到通道顶标高后提前对通道顶部土体进行加固,并施作短柱暗梁,有效地保证了结构安全和土体稳定;在通道转入双联拱正洞的施工中采用增设洞门加固环和通道顶部加强拱等措施,成功地解决了通道格栅破除后通道的稳定问题,并有效地控制了地层下沉;通过对现场一手监测数据的深入分析,结合自己的施工体会,总结出了一些较为珍贵的施工经验,对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文章主要介绍了单线铁路模板台车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模板台车进行了整体的结构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模板台车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为其以后的优化设计和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78.
双向行车的隧道通风,除了维持洞内空气的卫生标准和规定的视距外,还必须有利于火灾时的排烟和人车避难,这在特长隧道是很困难的。我国已建成的4 km以上的双向行车隧道,均采用有平行导洞的纵向式通风,但此种方式缺点很多。文章吸取了国外经验,提出采用半横向式通风,并对此种通风方式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及推导了应用公式。 相似文献
79.
为提高柴油机节能减排的效果,简要分析了多次喷射形式及其作用,依据车辆在不同路况运行,确定了车辆对应的6种柴油机典型工况。提出了基于工况排放值约束的多次喷射分配方法,采用工况排放分摊率确定典型工况的排放限值,进行喷射次数和变化喷射组合寻优,最后结合4JB1高压共轨柴油机台架试验,以氮氧化物和烟度为衡量参数,兼顾燃油消耗率的变化,分析不同喷射组合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怠速工况和中速大负荷工况宜用2次喷射,低速小负荷工况和中速中负荷工况宜用3次喷射,中速小负荷工况宜用4次喷射,高速大负荷工况宜用1次喷射,说明基于工况排放值约束的多次喷射分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0.
风积沙填筑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利用风积沙填筑路堤(含填高大于10m的路堤),既达到设计要求.又保证路基稳定,并满足各项技术指标,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沙漠区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工艺和方法。文章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其施工质量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