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6篇
  免费   155篇
公路运输   2270篇
综合类   2197篇
水路运输   1779篇
铁路运输   1623篇
综合运输   2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652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作为车辆的固结设备,地铁车辆线路滤波电抗器悬挂在车厢底架上,设计者必须对其可靠性及结构强度进行仿真计算,避免应力集中,避免大变形。作为一漏磁非常大的强电磁源,漏磁场会对环境、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设计者有必要对其进行漏磁屏蔽设计。文章从电抗器的结构设计、漏磁仿真计算、试验等方面做了分析研究,为车辆电抗器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2.
随着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每年的新线开通都将对线网各线的客流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新线可研多注重新线自身的预测,缺乏线网整体变化的预测分析.结合线网客流变化的关键因素,探索利用新线可研和现有OD数据预测新线开通后线网客流的方法,并以北京地铁4号线开通为例进行验证,从一定程度上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3.
客运专线(以下简称客专)并线或交叉问题一直是GSM-R系统网络优化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长昆客专与武广客专并线交叉点GSM-R改造方案分析,阐述基站附带直放站在交叉区段的改造方案,供类似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14.
结合太中银铁路项目,对站内电码化由继电器编码与区间列控电子编码的CTCS-2级列控系统结合设计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5.
通过对密钥管理、存储结构、数据控制、交易流程等方面分析,对比非接触式CPU卡和逻辑加密卡(M1)的技术特点,分析了CPU卡在城市一卡通应用方面较M1卡安全的技术优势,对CPU卡的规划、开发、使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6.
网络化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票务流转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更好地完成车票管理工作、提高票务管理效率,根据管理方式将车票分为回收类和非回收类,分析这两类轨道交通专用车票的应用特点.在研究网络化运营环境下车票流转的运行模式的基础上,以中央清结算中心、线路中心和车站三级管理流程为例,详细分析回收类车票和非回收类车票的流转全过程,为今后网络化运营下AFC系统的车票流通管理提供理论参...  相似文献   
117.
主要论述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在铁道部调度指挥系统中的应用方案,论述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的优越性,阐述铁道部调度指挥系统中二三维一体化GIS的平台选型、系统功能、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仿真环境下的系统效果,验证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8.
以苏州地铁盾构隧道为计算原型,对设计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讨论设计方法、地质参数及结构参数对管片设计的影响,以及管片在水土分算与水土合算条件下受力性能的差异,并对苏州地铁盾构管片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9.
设计速度是城市快速路最重要的技术标准,决定着其他技术标准和投资规模。从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的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和设计规范三个方面,总结出快速路设计速度选取的4项原则,同一条快速路尽量选取统一的技术标准,不同设计速度路段相互衔接时,相邻路段前后的平纵线形技术指标应相互协调与配合,平纵线形技术指标应逐渐变化,变化处设置明显标志,且分段设计速度分界点且选择在互通玄交或出入口匝道位置,基于该原则选取赣南大道快速路的设计速度。  相似文献   
120.
城市道路由于受到建设条件制约经常会采用较小的平、纵线形指标,其中地下道路和高架道路的曲线路段由于受到中隔墙、侧墙、结构顶板或防撞墙、防眩设施、声屏障等结构物的影响,易造成视距不足,为道路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总结分析行车视距验算方法及规范要求值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解析法计算得到城市道路不同设计速度和视距要求下的平曲线、竖曲线半径对应值,并提出了视距不足时的优化设计措施,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