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9篇
  免费   73篇
公路运输   917篇
综合类   769篇
水路运输   926篇
铁路运输   529篇
综合运输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In the connected vehicles, connecting interfaces bring threats to the vehicles and they can be hacked to impact the vehicles and driver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vehicles, connected vehicles require more information transfer. Sensor signals and critical data must be protected to ensure the cyber security of connected vehicles. The communications among ECUs, sensors, and gateways are connected by in-vehicle network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tate-of-art techniques about secure communication for in-vehicle networks. First, the related concepts in automotive secure communication have been provided. Then we have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existing approaches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 We have analyzed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of MAC and digital signatures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and compared the performance and limitations of different cryptographic algorithms. Firewall an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are introduced to protect the networks. The constraints and features of different intrusion detection approaches are presented. After tha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ryptographic mechanism and intrusion detection policy are concluded. Based on the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the automotive network security have been discuss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current techniques on automotive secure communication and suggest suitable secure approaches to implement on the in-vehicle networks.  相似文献   
192.
武和全  侯海彬  胡林 《汽车工程》2020,42(4):468-476
本文旨在研究车辆碰撞中乘员骨盆损伤机理和年龄对碰撞响应的影响。首先开发并验证了老年人骨盆的有限元模型。其次,对比研究了3个具有不同年龄特征的骨盆模型(老年骨盆模型、中年骨盆模型GHBMC和儿童骨盆模型CHARM-10)在材料特性、生理特征、力学响应和损伤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具有相似生理几何尺寸的老年骨盆模型和中年骨盆模型与儿童骨盆模型相比有较大的差异。侧面碰撞实验的结果表明,3种年龄骨盆模型中,老年骨盆模型的碰撞峰值力和受力最大时位移量都最大,而碰撞中最大位移却最小。对碰撞响应数据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3种年龄骨盆模型的碰撞峰值力皆随冲击能量呈指数增长,而碰撞中最大位移量则随冲击能量呈线性增长。应力云图分析结果表明,骨盆在侧向冲击下最易受伤或骨折的部位是耻骨支、骶髂关节和髋臼。  相似文献   
193.
结合环境特色及城市总体规划,介绍武汉四新大道景观桥梁总体布局及设计思路.根据桥梁景观功能,将13座桥划分为5组,分别阐述桥梁桥位布置、风格定位、桥跨布置、桥宽布置、结构形式及桥梁材料.桥梁形态各异,桥型具有原创性,并运用新理念、新工艺和新技术,突显武汉水城特色及都市风情.  相似文献   
194.
仿真测试是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相关技术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商业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讨论了车载ATP(列车自动防护)设备仿真检测系统研制的技术和方法。实践证明,该车载ATP设备仿真检测平台具有高效、灵活、低成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5.
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准确估测荷电状态(SOC)和电池均衡管理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也是优化系统能量管理,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关键,对电池的储能至关重要。详细介绍主要SOC的估测方法和电池均衡管理方法,并对其优劣性进行分析与阐述,通过文献综述与对比分析为电池组在使用时提出理论依据与维护措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便捷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6.
胡永 《铁道建筑技术》2008,(1):25-28,52
柳州三门江大桥主桥为(100+160+100)m双塔双索面三跨部分斜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桥面宽41m。重点论述了该主桥墩身的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等,同时对墩身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与裂缝控制进行了阐述。工程实践表明,该墩身施工方法合理,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7.
通过生产实践和查阅相关资料对磨削裂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减少和预防磨削裂纹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8.
199.
胡克伟 《路基工程》2009,(2):194-195
针对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存在路基填筑过高的情况,对影响路基高度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降低路基高度的对策,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标,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0.
对四卷筒抓斗卸船机抓斗开闭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悬索理论,给出了悬垂段钢丝绳的悬垂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