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77篇
公路运输   340篇
综合类   434篇
水路运输   500篇
铁路运输   162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01.
柴油机NO_x排放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NOx的形成过程、形成途径和形成的3个要素,从试验方面研究了发动机运行工况、供油提前角、喷油系统、涡轮增压、中冷、燃油品质和环境条件对柴油发动机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负荷、最佳的供油提前角、合理的喷油系统、中冷技术及较高十六烷值的燃油有利于降低NOx排放,涡轮增压增加了NOx排放,而环境条件对NOx排放影响变化复杂。  相似文献   
202.
基于粒度计算的交通管理决策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粒度计算理论运用于交通管理决策支持,给出了交通信息颗粒及其粒度的定义,并建立了基于粒度计算的交通管理决策逻辑框架.以一个示例路网探讨了交通流信息颗粒的构造方法及其粒度层次,验证了粒度计算可以整合现有交通信息处理方法,并满足交通管理决策需要.  相似文献   
203.
ECU控制性能的动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柴油机动态试验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ECU对发动机控制的工作原理,并针对ECU在动态试验中的控制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ECU在静态特性试验、台阶响应特性试验和50%/s斜坡响应特性试验中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ECU在不同的动态试验中控制响应的时间不同,而且在不同的动态试验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缓冲。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60%~100%之间油门变化的速度是影响ECU控制扭矩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4.
针对船闸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发生开裂的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热力学及变形性能,并基于多场耦合模型对廊道结构混凝土进行开裂风险评估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掺入抗裂剂减小混凝土干燥收缩且自生体积变形初期产生较大膨胀,显著提升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抗裂剂可降低船闸廊道结构混凝土最大开裂风险系数40%以上,控制廊道混凝土各部位开裂风险在0.7以下,大大降低了结构混凝土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205.
以苏州市轨道交通S1线帆路站深基坑降水施工项目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GTS/NX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变形、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并对基坑降水施工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地下连续墙的变形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呈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勺"曲线型;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分布形...  相似文献   
206.
为了研究泡沫铝结构在直升机耐坠性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万能材料试验机和霍普金森压杆分别对两种相对密度的闭孔泡沫铝在准静态(0.001/s)和高应变率下(500/s、1 000/s)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然后,建立了可反映应变率效应的泡沫铝等效有限元模型;最后,将泡沫铝等效模型应用于直升机驾驶舱耐坠性的仿真中,分析了置入不同密度泡沫铝等效模型后直升机受到的冲击和变形情况.结果表明:泡沫铝的平台应力以及质量比吸能随相对密度、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密实化应变则相反;泡沫铝等效有限元模型与实验结果曲线保持一致,模型准确性较高;此外,通过置入两种密度的泡沫铝材料,驾驶舱地板的最大变形量分别减少了28%和73%,机身部件的承载压力平均减少了28%和42%,高密度泡沫铝承载能力更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7.
论述了稀浆封层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在内蒙古地区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情况.并就如何正确掌握稀浆封层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处治办法和使用效果及经济评价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8.
通过对照发展成熟的世界级城市群轨道交通经验,分析认为天津现状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网络规模不足、层次结构不合理;区域轨道骨架基本形成、重要廊道覆盖不足;市域轨道发展滞后、空间统筹能力不足;城区轨道建设缓慢、提升城市活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天津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提出打造"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支撑区域产业链条完善及多中心、网络化城镇空间格局塑造的总体发展战略,并提出区域层面城际高铁直连互通、区域成网强化天津城镇核心枢纽地位;都市圈层面构建中心直达、枢纽互联的市域轨道,支撑双城、多廊、多节点的空间结构;中心主城通过核心加密、高效覆盖的地铁网络,提升城市活力,促进轨道与城市融合发展;滨海主城通过中心强化、规模适度的城区轨道,提高通达效率,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等具体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9.
通过南通地铁软土层基坑降水模型试验发现,降水引发的基坑地表沉降随着监测点距基坑支护桩距离的增大而减少,工程中距离支护桩越远,沉降量越小.在不同的监测点沉降量的监测值与公式计算值总体变化规律相似,但受降水因素、施工扰动和地下多变的岩土环境等影响,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利用权值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的激励和输出函数进行修正,利用梯度下降的方法对伸缩和平移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水位降深、土层的压缩模量、厚度、固结度和监测点方位为输入参数,基坑总沉降量为输出参数建立改进后的随机小波网络基坑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工程实例表明,改进后的随机小波网络模型能使基坑地表沉降预测值较好地拟合工程实测值,误差均小于±8%,相比传统公式的计算值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210.
针对"桥头跳车"病害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对地聚合物注浆加固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简介,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介绍对地聚合物注浆加固工艺在"桥头跳车"病害治理中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采用地聚合物注浆加固工艺对浙江地区某桥梁台背填土进行注浆加固,增大台后路基的强度和承载力,并通过对路桥接顺段路面各位置的沉降监测,评价、分析注浆加固效果。通过地聚合物注浆加固工艺改善和延缓桥头台背因回填土方下沉和软土路基沉降形成的"桥头跳车"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