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59篇
综合类   77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桥面防水材料工作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桥面防水材料的预期效果,提高沥青混凝土桥面的耐久性,从桥面防水材料的组成、防水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成膜机理以及桥面铺装层的工作机理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可为合理解决桥面防水材料生产、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对骑行者伤害程度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分析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事故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收集某市2013-2015年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中选出与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相关的22个影响因素.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受伤严重程度进行预测,并对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63.
针对深水大流速工况下块石抛填石料落点偏移大、精度不易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深水块石抛填船的研发。采用格栅U型口溜槽及框架式行走台车设计形式,确保块石在大流速工况下不被冲散,减少了石料浪费。抛填面验收结果显示块石抛填合格率超过90%,实现了高精度定点抛填作业。  相似文献   
64.
微表处混合料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居浩  黄晓明 《公路》2007,(7):212-218
微表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养护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一系列性能试验研究了养生条件、混合料级配、外加水量、水泥及水泥用量、乳化剂等因素对微表处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介绍了一种为西江船厂建造的10艘34m金枪渔船从广西柳州出海而专门设计的进坞浮箱,对浮体形式优选、渔船进出坞过程的稳性、浮箱本身的稳性、浮箱与船体间的连接方法设计,及该浮箱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6.
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提取了平台的各阶自振频率,以有效模态质量参与系数作为模态选择的依据,对随机波浪力作用下考虑结构与水耦合的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并分析了附连水质量及动水阻尼对结构随机动力响应的影响。通过施工平台静、动力计算结果的比较,建议在进行施工平台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波浪力的动力效应。  相似文献   
67.
台北捷运新庄线丹凤站至辅大站间隧道在完成钻掘工作后,因某建设公司错估隧道与基地建筑线之实际距离,又于施作中正路侧连续壁时发生坍孔,以致在其抢救过程中,造成位于中正路下方之捷运隧道,因灌浆压力挤压使得隧道上方部分环片向内变形.经现场详细检视受损隧道情形,发现于该建物新建工程之基地投影范围内之环数第439至第471环中,除第462环至第470环因变形量超出钢筋之安全负荷需进行环片补强外,另第459环因环片产生之裂缝在行车方向亦需补强.经结构计算后,本案受损环片自第459环至第470环皆采内衬钢环片进行补强,详载整个事件自开始至处理完成之过程,以作为日后类似工程处理之参考.  相似文献   
68.
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法施工与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方法相比有其特殊性,反映在相应的地质勘察工作中就会有专门的要求,结合复合地层中盾构施工的特点,对目前的勘察内容、工作量等提出了改进意见,对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9.
琚时轩 《隧道建设》2007,27(6):22-23
对掘进机法施工隧道,选用何种类型的掘进机,以及如何确定主要技术参数和进行系统配置,就成为施工单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从隧道掘进机法施工的各种条件入手,就开敞式和护盾式TBM的选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0.
张健  刘东  巨永锋 《公路》2007,(10):144-148
先前的合理路径的判断是以路径之间的距离差别作为判断标准,如给出了路段删除、路段惩罚、K-最短路径等方法;但是随着路网的扩展以及路网中车流量的增加,现有的一些判断合理路径集合的方法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作为判断依据并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出行者选择的路径集合。本研究结合目前城市路网以及高速公路路网中常用的合理路径集合判断算法,给出一种更加综合性的合理路径集合判断方法。为进一步的合理路径集合判断建立更加全面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