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7篇
  免费   135篇
公路运输   782篇
综合类   754篇
水路运输   725篇
铁路运输   520篇
综合运输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邢进 《交通标准化》2013,(19):90-94
为了使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得到应有的推广和应用,总结了国外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该类型路面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成果,可为我国相关学者进行研究,建立符合我国环境类型的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法,提供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82.
作为在紧急情况下为轨道交通列车辅助系统供电的应急电源,铅酸或镍铬电池被普遍使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介绍了GJCL-A型锂离子轨道交通车载智能应急电源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方案及试点应用情况.GJCL-A型锂离子轨道交通车载智能应急电源系统的试验应用结果表明,用于车厢的110V应急供电4 300 s后,其剩余电量仍有40%以上.  相似文献   
83.
主要介绍YJH-Q5液体加热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4.
四桥独立悬架车辆越障性能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道高  王霄锋  金达锋  李克强 《汽车工程》2007,29(9):816-818,822
通过建立四桥独立悬架车辆越障高度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8×8全独立悬架车辆越障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实例计算与试验研究,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相一致。表明该模型能预测车辆越障高度,具有工程应用价值,且获得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85.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三塔悬索桥方案设计的技术理念   总被引:9,自引:10,他引:9  
杨进 《桥梁建设》2007,(3):33-35
介绍了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环境、主桥桥型布置与结构体系,分析了中主塔的结构行为,简述了相应的设计对策及其控制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新型三塔悬索桥得以采用的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86.
介绍123省道南京高淳段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对线路沿线岩土层岩性特点与分布特征及相应不良地质问题进行分析。线路南段处在区域性茅山西侧断裂影响范围内,拟建固城大桥桥址区钻探揭露的逆断层,属于茅山西侧断裂前缘部分。  相似文献   
87.
区域智能交通车辆系统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概括区域智能交通车辆研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导航控制技术、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通信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区域智能交通车辆系统在区域交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智能车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8.
钢箱梁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受力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青岛海湾大桥红岛通航孔斜拉桥为背景,介绍了耳板式索塔锚固区的构造特点;应用弹性力学解析方法求出了销铰的接触应力;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索塔锚固区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钢锚箱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耳板锚孔处的最大Von Mises应力为203 MPa;索塔钢锚箱的极限承载力约为设计荷载的5.02倍,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89.
油束雾化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燃油喷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可视化的测试结果为依据,提出了对燃油破碎雾化过程认识的新观点,即在喷射纵向上,把燃油雾化破碎分为初始破碎区和细化破碎区2个部分;在喷射横向上分为雾化核心区、过渡区和边缘区3个部分。研究发现燃油破碎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油团、油线、油云聚集体等燃油破碎单元。结合测试结果对上述燃油破碎单元的出现、发展和转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油束雾化是一个连续渐变多状态混合叠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0.
肖进  许强  耿冬青 《路基工程》2007,(3):114-116
由于城市发展,建筑物深基坑施工场地越来越狭窄。介绍在城市狭窄地段,采用护坡桩和土钉墙对深基坑的联合支护技术,通过施工监测,结果表明其支护体系是有效的,保证了深基坑的支护安全和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