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73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66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AVL CRUISE搭建某款旅游客车符合国标要求的燃油经济性仿真模型,并进行C-WTVC工况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转鼓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精度影响因素,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2.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走行轨-大地-金属管道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走行轨回流、走行轨纵向电阻、土壤电阻率、走行轨与金属管道间距大小,模拟杂散电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走行轨回流越小、土壤电阻率越大、走行轨与管道间距越小对阴极保护电位的影响越小;当走行轨电压载荷为80 V、走行轨与金属管道间距为20 m时,杂散电流无法使金属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偏离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93.
针对地铁隧道内悬挂接触网汇流排安装中钻孔设备施工范围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光机电一体化的地铁隧道多方位高精度钻孔设备。介绍了其总体方案、主要结构和控制方案。该钻孔设备采用激光测量仪、角传感器、光学摄像机等实现自动化精密定位,PC机和PLC实现自动化控制,伺服电机、电动缸、回转轴承实现6个自由度的精确调整,适应复杂多变的隧道地形和施工要求。该钻孔设备可安装4个钻机,不仅能向隧道顶部钻孔,还可以任意角度向隧道上部侧壁钻孔。  相似文献   
94.
分别对通信网络和系统标准系列IEC61850、数据和通信安全标准IEC62351以及智能告警专家系统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在国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基于IEC61850标准的全新的牵引变电所监控软件提出了明确的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5.
为了满足铁路信息化发展需要,实现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设计并实现了信息化综合运维管理系统。该系统运用分布式、大数据和工作流引擎等技术,以资产配置管理为主线,围绕信息系统运维部门实际工作需求,实现设备运行监控、自动化运维、流程审批管理和智能决策分析等功能,从而提高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效率,提升运维智能化水平,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6.
针对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在不降低精度的前提下,对风速相干函数及功率谱密度函数进行了适当简化,提出了基于多变量谐波合成法的接触网随机脉动风速场的模拟模型。该模型采用了适合接触网脉动风场计算的沿高度不变的Davenport谱,考虑了紊流风速在不同节点的相关关系,同时引入了水平风速的相位差;利用FFT(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technique)技术来代替谐波叠加的算法提高了谐波项合成效率。最后,应用该方法模拟了新疆兰新线百里风区接触网的随机风场。计算结果表明,互功谱密度函数、互相关函数与目标结果非常吻合,说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出适合接触网结构的随机脉动风场。  相似文献   
97.
根据接触悬挂系统中的接触线振动方程,推导了接触线应力的均值和方差的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接触线应力集中系数、尺寸系数、表面质量系数和材料疲劳强度的影响,得到了接触线疲劳极限的统计特征.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建立了接触线疲劳可靠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接触导线线质、张力和刚度以及列车运行速度、波动传播速度和抬升力是影响导线疲劳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电子商务合同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产生的一种全新合同形式。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立法却远远滞后于这一新型的商务运作方式。文章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我国传统合同制度所产生的影响,从我国现行法律的具体规定出发,对电子商务中合同的订立、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作了法律上的探讨,并对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为了实现绿色能源双体无人艇的艇型最优设计,本文对艇型设计的多目标策略和智能优化算法进行研究。首先综合考虑太阳能和风帆以及快速性、操纵性、耐波性和抗倾覆性四大性能对艇型设计的影响,建立综合优化数学模型;然后基于遗传算法改编的综合优化设计软件确定总目标函数最优情况下的遗传次数、种群规模、变异概率和交叉概率;最后采用外部分层策略对遗传算法结合粒子群和混沌算法,进行了混合算法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遗传算法,混合算法的优化效果更好,且在不同载波概率情况下,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效果均为最佳,外部分层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寻优效果。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铁路运营隧道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 梳理了隧道病害特点与检测方法, 从表观状态、内部状态、几何形态、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机器人和数据信息化5个方面, 分析了国内外检测技术现状, 探讨了检测技术体系与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 表观状态检测主要有相机摄像和激光扫描技术, 相机摄像系统适用于车载平台, 检测速度达80 km·h-1, 激光扫描系统结构精巧, 检测速度约为5 km·h-1; 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是表观病害识别的2种技术, 拓展设计病害特征、提高识别效率、降低非病害因素干扰是图像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方向, 计算机视觉推广关键在于构建行业级病害样本库; 地质雷达是开展内部状态检测的关键技术, 地耦型雷达速度约为10 km·h-1, 空耦型雷达速度达80 km·h-1, 空耦型雷达检测系统关键在于优化天线结构、信号增强、抑制电气化设施和机械系统振动干扰, 地质雷达、红外热成像、超声层析成像、激光缺陷检测法等检测技术在探测范围、精度、效率等方面具有互补性, 可构成多技术综合运用策略; 几何形态检测主要有激光扫描、激光摄像、惯性测量技术, 激光扫描测量精度高, 速度约为10 km·h-1, 激光摄像速度达60 km·h-1, 提高激光摄像测量精度关键在于系统标定与振动补偿, 可基于惯性测量深化研究开展仰拱上拱变形检测; 发展和推广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机器人、检测数据信息化是与隧道规模相适应、状态精准管理相匹配的保障措施; 检测技术体系建议由“车载式快速综合检测+原位与地面移动精确检测+数据信息化平台”3部分组成, 未来发展方向应集中在空耦型雷达快速检测、复合变形快速精确测量、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病害智能识别及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