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79篇
公路运输   281篇
综合类   344篇
水路运输   311篇
铁路运输   188篇
综合运输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动态用户最优交通分配理论作为智能运输系统的重要理论之一,采用变分不等式模型来解决分配问题日益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就此问题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综述性研究,并探讨了动态用户交通分配理论的发展方向;概述了动态用户最优交通分配的研究现状,详细描述了变分不等式模型与动态交通用户最优状态的条件互等关系。基于用户最优限制条件的描述和动态用户交通分配模型的表达,说明了变分不等式方法在动态用户最优交通分配中应用的必然。同时,对动态用户最优分配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如何应用,当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进一步的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对于CRH3动车组转向架来讲,车轮踏面选用S1002CN,轮轨接触锥度趋高,因而采用了抗蛇行减振器冗余设计(每架4个).针对后位转向架的一个抗蛇行减振器失效工况.线性稳定性分析表明:由于电机弹性架悬,动车转向架将以后位电机吊架横向振动形式失稳,而拖车转向架则以后位转向架的快速蛇行振荡形式失稳.非线性临界状态和动态行为评...  相似文献   
64.
选取VISSIM交通仿真软件,根据实测的主干道交通数据,对软件的交通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及验证,在此条件下以主路延误及支路延误为控制指标,以双向六车道中央分隔带主干道为对象,可得出在不同流量条件下支路接入的最佳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65.
文章分析了造成容积式阀位指示器在船舶液压阀门遥控系统中应用产生误差的因素,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带有压力补偿模块的容积式阀位指示器.这种阀位指示器可在系统工作压力高、控制管路长的工况下有效提高阀位指示器的测量精度,可广泛应用于大型船舶液压阀门遥控系统.  相似文献   
66.
文章以百色竹洲大桥施工为例,结合锁口钢管桩围堰工作原理,从围堰设计、锁口钢管桩围堰验算、钢管桩围堰施工等方面介绍采用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技术,同时阐述了该技术的优点及在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针对船舶制造现场缺乏实时感知系统、船舶制造车间未构建数据传输至工位的通信系统等问题,应用网络构建技术和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构建船舶智能感知车间网络,实现船舶制造车间内部的“人、机、料”互联,达到数据采集的多源异构性和实时性,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和船厂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以低速柴油机船舶推进轴系为研究对象,在对4叶螺旋桨单片桨叶与冰块相互作用激励力矩时域曲线基础之上,得到螺旋桨与冰块作用的总激励力矩时域曲线和频域曲线;采用集总参数法和系统矩阵法分别构建轴系振动模型和振动方程,对未考虑冰载荷和考虑冰载荷激励力矩作用下进行了轴系振动理论计算;同时通过实船测试验证了未考虑冰载荷激励力矩作用时振动数学模型和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对降低船舶轴系振动和提高船舶安全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利用DEFORM-3D对一种油井管用钢在试样两端接触摩擦系数为0.1、0.2、0.3、0.4、0.5条件下1000℃以0.1s-1进行50%热压缩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对试样1/2、1/4 YZ剖面Y、Z方向应变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接触摩擦系数的增大,鼓肚现象增强,形变不均匀性增大;不同剖面及方向条件下形变不均匀性差异显著,1/2 YZ剖面Z方向形变不均匀性最大,1/4 YZ剖面Y方向形变不均匀性最小。  相似文献   
70.
只有较少的交通事故数据资源被用于建立基于碰撞速度信息的乘员损伤模型,致使所得到的模型精度差。为此,提出了基于车辆变形深度的乘员损伤模型。对美国不同制造年代和车辆级别的事故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论证出车辆变形深度与乘员损伤风险具有相关性。以车辆变形深度为自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乘员损伤模型。不同种类车辆的乘员损伤模型拟合精度R2约为0.9,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验证,以此模型为基础,评价智能驾驶系统的有效性。以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为例,对比基于变形深度和速度变化量信息2种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结果表明:2组结果的平均误差不超过1%,验证了基于变形深度的乘员损伤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仅需要事故数据库中准确的变形深度信息,能够获得更多的事故数据支持,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于不同类别智能驾驶系统的评价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