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56篇
综合类   73篇
水路运输   53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DRRS构架体的8个导框座的组装定位,研究制作一种专用工装,通过工装可以达到对导框座快速精准定位的目的,提高DRRS构架体的生产制造效率,同时保证高精度尺寸要求。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我国公路迅猛发展,新增里程显著,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后.随之而来的是任务繁重的公路养护和管理问题。要通过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3.
在役天然气管道内涂层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相关标准对某天然气干线服役近5年的减阻内涂层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5年的服役后,涂层外观颜色鲜亮,表面光滑完整,但局部存在小的缺陷(如质点、鼓泡、表面破损等),而螺旋焊缝处涂层脱落较严重。涂层的耐蚀性较差,经盐雾试验和水浸泡试验后涂层出现鼓泡现象,说明在役天然气管道内涂层长期与输送介质接触,导致涂层防护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74.
长江中下游心滩河段水沙运动规律较为复杂,碍航问题也较为突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采用护心滩建筑物对心滩进行守护,以达到恢复和改善航道条件的目的。以长江中游典型碍航心滩河段——沙市三八滩河段为原型,进行了心滩采用软体排护滩带守护的概化模型试验,结合理论分析,详细论述了软体排护滩前后心滩和河床的冲刷变化规律以及软体排护滩带对汊道分流分沙比的影响。给出了水流挟沙力和动床阻力在心滩河段汊道及滩上的沿程变化规律。对心滩守护前后的水流挟沙力和动床阻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软体排护滩的整体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5.
阐述了虚拟制造技术的内涵,介绍了金属带式CVT虚拟制造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对金属带式CVT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金属带式CVT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建模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及可制造性评价等。  相似文献   
76.
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浸渍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准确测定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避免因体积参数计算不准确导致的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提出了用沥青浸渍法进行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测定的方法。沥青浸渍法以沥青为介质,得到了沥青混合料的零空隙状态。与真空法相比,沥青浸渍法数据变异性小,测量结果复现性好,对试验条件要求不高,试验人为因素影响小。研究结果表明,真空法测定的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偏小,用沥青浸渍法能够准确测量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相似文献   
77.
主要介绍预应力空心管桩(PHC)在天津港试桩的全过程,重点对PHC桩能否在天津港地质及外界条件下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望通过本文对以后继续深入研究PHC桩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8.
京珠北段观音沙特大桥是一座预应力连续刚构桥,介绍大桥应力监测中利用预埋在主梁中性轴的应变计进行混凝土徐变系数识别,采用叠加法进行徐变应变分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在多跳无线网中,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的公平性虽然是一个局部特征,但影响网络的整体性能。后退算法是制约MAC层公平性的关键之所在,Bharghavan等人通过试验方法提出了MILD算法,试验结果表明MILD算法的公平性比BEB算法好,但作者没有进行理论分析。本文给出了分析后退算法的简单模型,并根据公平性约束,有效性约束和分布性约束给出MILD算法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0.
为降低双层圆柱壳动力舱结构振动辐射噪声,对双层圆柱壳进行了减振设计和模型试验研究.基于环肋结构增抗原理和模态振动控制理论,提出了非均匀阻抗增强环肋结构形式;为减小双层壳间振动波的传递,将阻振质量和粘弹性夹层引入到实肋板结构设计中,采用波动理论分析了复合阻波特性.联合应用非均匀阻抗增强环肋和复合阻波肋板设计了一种双层壳模型,并开展了空气中两端简支和水下悬浮激振试验;将设计模型测试结果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与基准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设计模型较原结构振动明显减弱,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验证了双层壳结构减振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