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1篇
  免费   199篇
公路运输   574篇
综合类   831篇
水路运输   560篇
铁路运输   400篇
综合运输   12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采用MMG分离式船舶运动数学模型以及拖缆的悬链线模型,构建了由拖船——拖缆——被拖船组成的拖航系统操纵运动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对该系统进行了操纵运动模拟仿真。主要的仿真项目包括拖航系统改变航向和受到小扰动时的运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拖航系统航行性能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拖缆的长度、拖航速度、被拖船的拖航点位置。针对浅水效应给予拖航系统的影响以及通过改变PD控制参数改善拖航系统航向稳定性进行的初步探讨,得到了一系列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62.
车头时距分布是研究交通流特性的重要方法。本文基于北京市若干交叉口的实测样本数据,研究分析了拥堵状态下信号交叉口的排队车辆越过停车线的车头时距分布及其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第6个车辆之后达到饱和车头时距。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心城区拥堵区域次干道以上等级的信号交叉口,提出拥堵状态下的通行能力模型。进一步地,利用实测数据作了案例计算与对比分析,直行与左转车道通行能力的平均误差率分别为2.27%与4.28%,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此外,该结果优于其它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表明在拥堵状态下,该方法的适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63.
介绍桥梁结构钢筋混凝土破损露筋修复工艺,通过对破损处钢筋进行除锈及涂漆,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涂层,阻止有害介质与钢筋接触,使钢筋得到更好的保护。该施工工艺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避免干缩裂纹的产生,可在桥梁破损修复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4.
岩沥青是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它具有改善路面的路用性能的特性。以“轮胎驱动式路面功能加速加载试验系统”作为试验平台,添加不同含量的岩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对微表处混合料进行改良,并进行室内加速加载试验。通过模拟实际道路特点,分析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化规律,并定量评价岩沥青的含量对其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成果对推动微表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5.
介绍中外几种典型的桥梁设计规范中有关混凝土桥梁温度作用的规定与国内实测温度梯度作用模式,并以广东省内数座连续梁实桥为工程背景,对其模式和效应规律进行研究。主要规律为:在同一温度梯度作用下,截面上缘温度自应力与梁高成正比,次应力与梁高成反比,而总温度应力与梁高及跨径关系不大,顶缘温度应力可近似表达为0.29T1(T1:顶缘温度);截面下缘温度自应力、次应力和总应力与梁高均成反比等。  相似文献   
866.
依托某工程,运用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建立CFG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褥垫层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褥垫层的设置可以调节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CFG桩承载力的发挥和桩与土的沉降;结合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建议褥垫层的厚度取0.3m,褥垫层的材料采用5~20mm粒径的碎石。  相似文献   
867.
为分析重载交通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应力的分布特点.轮胎与路表的接触影响因素可分为两类:轮胎相关因素与路面相关因素,文章从力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汽车轮胎结构类型、轮胎花纹、轮胎气压、轮胎竖向荷载、行驶速度、轮胎工作状态和路面表面几何特征与干湿状况等影响因素,分析了汽车轮胎在路面上的轮迹接触面形状、接触应力方向组合、接触应力分布特点,通过数学推导,简化荷载模型,在车辆匀速行进情况下,假设轮胎-路表接触面为矩形,考虑轮胎-路表接触力修正系数,建立了轮胎-路表三向接触应力模型,该模型有利于分析竖向接触应力、水平纵向和横向接触应力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68.
基于FVCOM的象山港海域潮汐潮流与温盐结构特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FVCOM模型,建立了象山港海域的三维潮汐潮流和温盐数值模型,计算中考虑了潮流、风、太阳辐射和径流因素的影响。模拟结果与2009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模拟该海域的水流运动和温盐分布特征。通过对数值结果分析得到了该海域的同潮图、潮流椭圆图、潮流性质和温盐分布等。结果表明,象山港的潮汐属于非正规半日浅海潮;M2分潮流椭圆长轴从口门到湾顶逐渐减小,其走向与岸线的方向基本一致;狭湾内呈现往复流特征而口门外开阔海域呈旋转流特征。湾口和湾顶部有着显著的温度差和盐度差,海水温度由湾口向湾顶部逐渐增大,盐度分布则正好相反。狭湾内距离湾口不同位置的横向温度、盐度垂向分布结构特征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69.
对目前国内常用的几种E-RTG供电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的设计,比较不同E-RTG供电方式的特点及经济性,提出了采用低空滑触线直流供电方式,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0.
穿浪双体船在海洋中高速航行时,纵向运动会对其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产生的垂向加速度使乘员晕船,设备短期失效。为了解决此问题,首先建立穿浪双体船纵摇和垂荡运动模型,然后运用切片理论求解运动方程中的水动力系数,将随机海浪作为外界干扰,以T型水翼为纵向运动稳定装置,进而建立带T型水翼的穿浪双体船纵向运动模型。最后以90 m长的穿浪双体船为研究对象,利用状态反馈H∞控制策略设计控制器,对船体的纵摇和垂荡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状态反馈H∞控制器可有效地减小船舶纵向运动,降低晕船率,为减小高速船纵向运动提供可靠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