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3篇 |
免费 | 12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76篇 |
综合类 | 354篇 |
水路运输 | 213篇 |
铁路运输 | 204篇 |
综合运输 | 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80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81.
文章从施工企业的角度,阐述了路桥施工项目在标准化建设初期执行驻地标准化管理制度时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并结合企业性质与标准化管理实践,提出了科学合理地开展驻地标准化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82.
差异沉降对扩建道路路面结构影响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土地基扩建路基的沉降控制问题,运用有限单元法模拟计算了路基的差异沉降对路面的结构影响,提出工后沉降控制的标准值,并提出了考虑差异沉降的拓宽路面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83.
导管架墩台结构作为一种透空式轻型码头结构,尤其适用于复杂的外海深水环境。针对导管架结构形式多样和合理选型的问题,依托舟山市册子岛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开展了导管架靠船墩的结构选型研究,并分析了结构布置因素对优选的导管架靠船墩的性能影响。分析结果表明,X形导管架结构的力学特性最优,而两种K形结构的经济性最优。结合外海深水码头的受力特征,优选X形导管架结构。同时,该优选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支撑层数和背海侧腿柱斜度对结构性能影响较大,而支撑层间高度对水平刚度影响较大而对承载能力影响较小,需要结合导管架结构和下部桩基承载和变形要求优化参数配制。 相似文献
784.
沥青路面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抗滑性能是道路安全问题的核心,探究其影响因素可以为提高路面抗滑性能提供依据。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进展。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将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分为了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特性、环境因素、车辆特性3个主要方面,其中在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特性方面,研究认为集料的结构特性与混合料配合比对抗滑性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方面,研究认为温度对于抗滑性的影响较大;车辆特性对抗滑性的影响方面,研究认为主要体现在轮胎特性与荷载方面。此外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加,路面的抗滑性能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785.
786.
通过对近两年昆明机场各国际航线的日均客流量、日均座位数投放水平、平均客座率、班均人数、班均座位数等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按地理区域对昆明国际航线市场进行了细分,研究了各国际航线细分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表明传统的"新马泰"东南亚航线仍是市场的主体,以深度度假游为特征的旅游航线极具增长潜力,但存在航线平均客座率水平不高,机型座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787.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降低柴油机尾气中NOx的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以32.5%的尿素水溶液为还原剂进行SCR技术的实验研究,完成了以下工作:开发了基于开环控制的尿素水溶液空气辅助喷射控制系统;在发动机台架上选择了某一恒定转速下的不同扭矩点进行NOx转换率实验;运用Fire软件对某一确定工况点不同时刻的NOx转换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还原剂喷射控制系统的难点及关键点是如何精确控制尿素水溶液的喷射量;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NOx转换率有所不同,但是转换率都相对较高,尤其是稳定状态时可高达80%;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NOx转换率逐渐升高,并最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88.
介绍了目前铁路行业对调车机车安全作业的要求,提出基于GIS的铁路调车监控系统.分析了GIS在整个系统中需要实现的功能,阐述了GIS中数字地图的实现和数据库的建立,应用RFID实现机车定位显示,并提出该系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89.
为了研究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弹性模量试验,观察了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受压和受拉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了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各力学性能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受压和受拉的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相似;当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由0增加至100%时,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降低了15.5%、12.7%、25.6%和11.5%,而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增大了19.8%;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泊松比无显著影响;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各力学性能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不适用于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提出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其他力学性能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790.
地铁车站洞口的混凝土环梁与隧道管片之间一般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往往以预埋的方式锚入车站环梁内,并且与握裹它的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滑移变形,这对环缝张开宽度和环梁结构损伤发展都可能产生影响,为进一步明确其中的机理及影响程度,参考既有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利用可细化分析粘结-滑移的有限元分析平台,在充分考虑材料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针对3种不同型号螺栓,分别考虑锚固长度足够和不足两种情况,分析了螺栓在环梁内的粘结-滑移,以及环缝宽度增大的过程;通过量化分析粘结应力和螺栓应力沿螺栓长度的分布,揭示了粘结-滑移对环缝宽度发展的影响机制. 分析表明:采用粘结-滑移模型时,得到的螺栓连接刚度介于嵌固模型和弹簧模型之间,粘结-滑移变形对盾构管片和车站环梁之间环缝宽度的影响不可忽略;仅考虑受拉影响,即便在锚固长度足够的情况下,当螺栓接近屈服时,螺栓与环梁间的粘结-滑移变形在环缝张开宽度中占比最大可达30%,螺栓屈服后,这个滑移占比会随环缝扩展降至8%以下,受此影响,考虑粘结-滑移的螺栓抗拉刚度最低约为完全嵌固模型的1/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