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91篇
  免费   1700篇
公路运输   5894篇
综合类   6684篇
水路运输   5447篇
铁路运输   3703篇
综合运输   663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901篇
  2021年   1094篇
  2020年   790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864篇
  2014年   1082篇
  2013年   1388篇
  2012年   1607篇
  2011年   1688篇
  2010年   1746篇
  2009年   1582篇
  2008年   1562篇
  2007年   1530篇
  2006年   1503篇
  2005年   1223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剖析及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典型问题,从城市规划、交通结构、供需关系、交通系统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区域一体化交通等方面深入分析总结了城市交通根本症结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产业布局和配套功能设施布局同步调整、把握我国交通结构高弹性调整时机、合理制定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和政策、差别化供给方式、挖掘既有交通基础设施、注重城市交通体系功能级配和资源配置、建立区域交通网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复杂网络的我国高铁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认识我国高铁网络演化的拓扑特性和规律,将高铁站点所在城市抽象成网络节点, 将高铁线路抽象成网络的边,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我国2003—2015 年高铁网络演化特征进行分 析。研究发现:我国高铁网络密度不断提升,但依然存在东、中、西部节点城市被割裂,整体网 络密度偏低的现象;网络中介中心势不断增强,一些关键节点(比如:武汉、郑州) 具有较大的 网络控制权,不均衡性逐渐扩大;网络发展后期呈现出小世界特性。因此,提出如下建议:加快 西部地区网络规模和城市网络地位建设;提升网络均质性,弱化关键节点控制力;选择性地建设 关键中、东部和西部城市之间的长线路,提升整体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轨道交通线网多站连续换乘下的客流组织,将连续换乘站客流分为本线同源客流和邻线同源客流,通过Pearson 相关系数判断连续换乘站的相关性,将相关性高的连续换乘站组团,作为大客流情况下客流线控、网控的研究对象以制订相应的方案。最后以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对满足条件的各组团本线、邻线同源客流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当同源客流相关系数 大于0.6即具有高相关性时,可制订客流线控、网控方案;以地铁3号线体育西路—珠江新城组 团试点制订线控、网控方案,得出两种方案下各关联站点的限流值,并提出线控、网控方案的启动时机。结果表明,采用线控、网控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连续换乘站的客流控制效果和客流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994.
在交通标志识别问题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式的空间塔式算子和直方图交叉核支持向量机(HIK-SVM)的分类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提取图像的灰度塔式词袋直方图(Gray-PHOW)特征、颜色塔式词袋直方图(Color-PHOW)特征和塔式边缘方向梯度直方图(PHOG)特征来对交通标志的外观、颜色和轮廓信息进行描述.通过提取空间塔式直方图特征,能很好地对图像各种特征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描述.提取到图像的外观、颜色、轮廓和特征的空间分布信息后,对其进行融合,最后得到的融合式的空间塔式特征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将该融合式特征送入HIK-SVM进行训练和分类,取得了极其高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95.
车辆跟驰行为受前导车和道路环境等的影响,将车辆抽象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于分子动力学构建相互作用势函数,建立基于相互作用势函数的分子跟驰模型.采集试验路段不同点位的交通流样本,从视频中获得所需数据,并对加速度波动特性进行分析.将车辆运行状态分为常态行驶,起动加速和减速停车3种,根据实测交通数据对3种车辆运行状态进行模型参数标定,同时对分子跟驰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经典GM模型,分子跟驰模型稳定性更好,对实际交通状态拟合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996.
精细化需求预测是铁路提高收益的重要基础.本文考虑了铁路产品属性对于旅客选择行为的影响,构建具有一定偏好顺序的产品集合来表征不同类型的旅客.在此基础上,利用客票存根及余票数据,建立预售期内旅客选择过程的极大似然函数,求解得到不同旅客类型的出现概率.首先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计算可行性,然后通过实证数据,估算了北京南至上海虹桥方向不同旅客类型在各时段的出现概率,进一步统计得到旅客在不同时段下铁路旅客buy-up行为概率及属性敏感度的变化,并提出一些可用于优化售票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7.
以非连通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周期性运行特点,在深入考虑拥挤及换乘客流脉冲性到达特征的前提下,给出1个循环周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费用及乘客出行费用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各运营线路发车间隔及发车时刻相位差为决策变量,以乘客及运营企业的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以列车发车间隔、列车容量、站台容量、运营补贴等为约束,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显示,与既有优化方法相比,本文模型能够更加细致地刻画乘客换乘过程,有效降低系统综合费用,并确保各项服务指标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98.
在分析地铁与市郊铁路过轨运营特点的基础上,以乘客节省的总旅行时间最大化和地铁运营企业增加的总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过轨运营下列车开行方案双目标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模糊数学规划的求解算法.以某两条轨道交通线路为算例,研究过轨运营开行方案并对相关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铁与市郊铁路过轨运营既可节省乘客总旅行时间又可增加运营企业收益,且过轨客流需求越大、过轨站换乘时间越长、过轨方缴纳的过轨费用越少、过轨列车运营组织方案越合理,过轨运营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999.
In the urban rail transpor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nsumption of operation energy of trains include the performance of train traction and breaking, weight of the train, the condition of line, the mode of signal blocking, and the mode of train control. The operation energy for trains can be saved by making alteration to the relevant conditio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line conditions on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urban rail transit using case design and the system simul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energy conservation using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curve (especially small-radius curve), the ramp (divided into upper and lower ramp), and weight of the train.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condition for saving energy, which is obtained from the energy-saving slope, and designs energy-saving programs suitable for different sectio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000.
With the rapid motor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an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high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Reliabl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traffic monitoring systems are becoming necessary. A review of experience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in North America can be helpful for highway administrations and agencie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raffic monitoring systems. Highway agencies in North America have over time developed “standard” traffic monitoring systems based on guidelines from the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FHWA),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AASHTO), 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 The common practices are adop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ystem accuracy, reliability, and cost-effectiveness. The common practices can produce equivalent and comparable traffic summary statistics, which are able to support sensible decision-makings of all aspects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 The experiences of highway agencies, current practices, and related guidelines in North America are therefore presented at first. The principles for guiding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traffic data programs are then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active research for traffic monitoring practices and standards are also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eviewed experiences, 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will be helpful for China to establish effective and common-practice based “standard” traffic monitor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