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569篇 |
免费 | 169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873篇 |
综合类 | 6651篇 |
水路运输 | 5392篇 |
铁路运输 | 3687篇 |
综合运输 | 6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1篇 |
2023年 | 251篇 |
2022年 | 895篇 |
2021年 | 1091篇 |
2020年 | 786篇 |
2019年 | 461篇 |
2018年 | 473篇 |
2017年 | 467篇 |
2016年 | 419篇 |
2015年 | 864篇 |
2014年 | 1074篇 |
2013年 | 1381篇 |
2012年 | 1596篇 |
2011年 | 1678篇 |
2010年 | 1735篇 |
2009年 | 1572篇 |
2008年 | 1556篇 |
2007年 | 1518篇 |
2006年 | 1484篇 |
2005年 | 1218篇 |
2004年 | 554篇 |
2003年 | 277篇 |
2002年 | 194篇 |
2001年 | 276篇 |
2000年 | 265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71.
272.
273.
274.
重点介绍国内第一座顶推施工的竖曲线梁桥——东莞中堂大桥(旧桥)上部结构主跨的加固方案;对该桥上部结构主跨的连续箱梁主要病害进行病因分析;着重介绍该桥上部结构连续箱梁采用增设体外预应力进行加固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75.
基于仿真的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在总体上制约着公路的交通运行状况。随着电子收费系统(ETC)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量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并存的混合收费站随之出现,合理地确定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是收费系统设计的重要问题。分析了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中人工收费和ETC收费的交通流特性,结合现场实际调查数据标定参数并建立了VISSIM仿真模型,获得了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数在不同比例的情况下收费站的综合通行能力,并给出了收费站通行能力最优时,ETC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最佳比例。此外,研究还进行了收费站综合服务能力仿真研究,给出了在输入交通量一定的情况下,ETC交通量分别占10%、30%、50%的情况下收费站的服务能力。研究为混合收费站的合理通行能力确定,以及ETC车道开设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76.
为研究时间和空间频率路面激励下重型车辆动载特性,将车辆的轮胎、钢板弹簧视为柔体,橡胶垫块、限位块简化为具有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力元,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刚柔耦合的车辆整车虚拟样机,并采用有理函数功率谱密度的谐波叠加法建立空间域和时域路面激励数学模型,创建一个时域和空间域路面激励下车辆行驶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了车辆各轴轮胎的法向作用力和车轮法向动栽系数.结果表明:不同车速下,时域和空间域路面激励下得到的轮胎法向作用力的变化规律和大小均不相同,而且轮胎法向作用力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也不同;中、后轴车轮法向动栽系数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但前轴车轮法向动载系数变化规律不同.研究结果可为轮胎动载荷计算、验证、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7.
LIU Jinghui 《公路交通科技》2012,29(7)
基于水泥稳定基层产生收缩裂缝难以避免,并容易扩展到沥青面层而形成反射裂缝,故在水泥稳定基层材料摊铺后养护的1~3d内,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使其产生网状细裂缝,避免产生宽或长的裂缝,形成了理想的裂缝分布模式.采用内聚力模型对裂缝分布模式进行模拟,并对预裂缝技术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与间距大、数量少而宽的裂缝相比,间距小、数量多的细裂缝引起反射裂缝的可能性要小很多,预裂缝技术释放了早期水泥稳定基层内部由于干缩和温缩蓄积的部分能量.根据能量最小原理,系统的能量越小,系统越稳定.基于能量法的内聚力模型能较好的模拟裂缝,解释了预裂缝技术的本质机理,为预裂缝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8.
论述了军用高速挖掘机液压系统弯曲异径管道NURBS曲面以及复杂管道曲面的重建方法.分析了管道曲面中存在的奇异情形,探讨了管道曲面发生自交的条件和对曲面重建的影响,给出了管道曲面非奇异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并确定了控制重建中各种管路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对液压系统中复杂走向管道间的相交干涉条件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79.
为了研究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指导基坑的信息化施工,针对成都某地铁车站基坑的地质条件较差、开挖深度较大(23 m)、支护形式较复杂(排桩+4道钢管支撑)的特点,对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了精心监测,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BAQUS软件对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1)多支点排桩支护结构的桩身水平位移曲线通常呈"弓形"分布,第1道支撑对减小桩顶位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支撑的设置对减小桩身弯矩有重要作用;3)支撑轴力会受到相邻支撑设置的影响;4)计算桩后土压力与朗肯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