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9篇
  免费   276篇
公路运输   962篇
综合类   868篇
水路运输   643篇
铁路运输   703篇
综合运输   11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广惠高速公路全长153km,分为A、B、C三段,沥青磨耗层均采用AK-16A,其中A、B段选用了SBS改性沥青。介绍了A段沥青磨耗层的组成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通过对应用情况的分析,总结出做好沥青磨耗层的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2.
张世洲  凌建明  罗志刚 《公路》2006,(11):10-16
介绍了国外未处治粒料与路基土回弹特性室内试验研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若干室内外试验方法,并就试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93.
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方案受力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在车轮荷载作用下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力学响应,研究铺装上、下层不同的厚度及模量组合对铺装层力学控制指标的影响以及不同铺装方案在超载情况下的铺装层受力状况。研究表明:铺装厚度对于层间剪切应力影响较大,铺装上层的材料模量对于铺装表面的最大拉应力影响较大,铺装下层的材料模量对于层间剪切应力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结合湖南某山区高速公路陡坡上路基工程的特点,深入探讨了山区陡坡上路基破坏机理与破坏模式,在综合运用极限平衡分析与离散单元分析方法基础上,探讨了山区陡坡上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并在深人研究高速公路路基支护型式与支护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山区高速公路陡坡上路基采用反压护道加固路堤、挡土墙加固路基、土工格栅加筋法加固路堤等治理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高填方路段圆管涵管节的设计和试验.考虑混凝土的开裂和钢筋的屈服,对圆管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精细地计算圆管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圆管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可以安全的用于高填方路段.  相似文献   
996.
结合南昌生米大桥江心滩套箱的设计与施工,介绍大型单壁无底钢套箱的设计,对其中的导向架、内支撑转换、套箱下沉与封底的施工难点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997.
预制装配式预应力钢桁-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预应力钢桁-混凝土组合梁桥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在同类条件下的工程应用表明该桥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该桥的有限元分析和静动力荷载实验及经过三峡施工高峰期的考验,均证明该桥型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998.
路基CFG桩处理软基工艺及沉降与稳定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中山市城桂公路软土路基的处理,从施工的角度讲述了CFG桩处理公路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法及沉降与稳定观测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99.
龙潭河特大桥高墩系梁局部应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龙潭河特大桥采用连续刚构体系,其桥墩最高达178m。针对该桥双肢薄壁墩系梁局部受力复杂的情况,运用ANSYS软件对其建立空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系梁处桥墩及系梁的局部应力分布特点,为同类型结构日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内昆铁路青山隧道施工中遇到了多工作面施工、瓦斯涌出和揭煤等不同的施工难题,对施工通风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山隧道的施工通风将射流通风技术应用于施工通风中形成了射流通风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隧道5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无轨运输等条件下的快速掘进问题,较传统的巷道式通风显示出了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