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07篇 |
免费 | 50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99篇 |
综合类 | 1788篇 |
水路运输 | 1189篇 |
铁路运输 | 971篇 |
综合运输 | 1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33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246篇 |
2021年 | 291篇 |
2020年 | 219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129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195篇 |
2014年 | 265篇 |
2013年 | 355篇 |
2012年 | 431篇 |
2011年 | 400篇 |
2010年 | 437篇 |
2009年 | 390篇 |
2008年 | 375篇 |
2007年 | 349篇 |
2006年 | 308篇 |
2005年 | 269篇 |
2004年 | 128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营运中的盾构隧道在邻近施工时周围地盘的应力可能因扰动而重新分布,使得盾构隧道暴露在因变形或位移衍生的结构损坏或营运中断等高风险下。为降低相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后果的严重性,高雄计划将高雄车站段地下化工程捷运-R11永久站施工纳入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辨识、分析、评估以及以监测、巡检及沟通为基础的风险追踪查核等手段执行风险管理。依本计划执行成果,位于基地两侧营运中的盾构隧道在永久站主体工程开挖施工期间,各项风险均受到妥善的追踪、管控及处置。 相似文献
912.
震后恢复期的物资配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震后恢复期两级救援物资 配送系统中的多品种物资、多运输方式、多周期决策等特征,提出了一个以系统总费用最 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用以解决震后恢复期救援物流系统中的选址-联运 问题.针对该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结合启发式规则的分周期、分阶段解码的混合遗传 算法. 以“5.12”汶川大地震恢复期救援物资保障过程构建算例,对该模型和算法进行了实 例验证. 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以有效解决震后恢复期物资配送中的多周 期选址-联运问题. 相似文献
913.
随着船厂造船设备的不断更新,起重能力不断提高,使得现在的上层建筑分段越来越大,意味着上层建筑的重量也在不断提高,许多船厂都采用了整体吊装的手段进行上层建筑的吊装。上层建筑重量的提高,虽能够用起重能力的提升来解决,但起吊后会对本身产生更大的变形。本文主要围绕某典型船体上层建筑的整体吊装展开研究,确定了该船体上层建筑整体吊装方案,有效控制了变形。 相似文献
914.
城市交通公平性与轨道交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交通公平性的内涵,分析我国城市交通公平性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判断标准。通过对轨道交通优点的分析,得出轨道交通项目符合城市交通公平性的判断标准: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出行,满足弱势群体的出行要求;社会效益显著,通行能力大,运输速度快,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占地面积少;安全,准时。最后提出提高城市交通公平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15.
916.
基于GIS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公路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及传统管理的缺点,提出了基于GIS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结合西部在建、运营中的高等级公路中的某些重点地质病害路段的工程实际情况,依托商用GIS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图像功能,以Oracle为系统数据库、ArcGIs为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开发平台,采取集成二次开发的方式用跨平台语言Java进行整个系统的研发工作.该系统以地质灾害的空问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基础建立系统数据库,依托数学评价、预测和预报模型以及GIS系统的空问分析能力,形象地评价、预测和预报了地质灾害,为西部公路建设管理部门有效控制和防治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17.
918.
铁路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铁路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及其开发前提与原则,论述该系统的组成与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91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darkness adaptation test fordrivers. It is shown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in their darkness adaptation ability between the drivers in accident group and non-accident group. It is further revealed that the accident rate of the drivers with darkness adaptation time ≤10 s is 2.6%, while that with darkness adaptation time >10 s is 7.3%, implying that the high accident rate of the drivers in accident group might be caused by their longer darkness adaptation time. 相似文献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