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77篇
公路运输   304篇
综合类   335篇
水路运输   242篇
铁路运输   140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依据船舶耐波性理论计算结果,运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估理论对大风浪中船舶耐波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船舶在波浪中以某一航速航行时的优选航向,并通过实例应用与分析表明,使用该方法能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2.
结合水对软土的工程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结合水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选取天津软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结合水的等温吸附试验及原状土和不同结合水含量下重塑土的固结蠕变试验。从结合水角度对原状土的固结蠕变特性进行了探讨,并就结合水类型及含量对重塑土蠕变特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等温吸附试验中90%相对湿度节点为土中强、弱结合水的界限,98%相对湿度节点为弱结合水和自由水的界限;相应的,土中强结合水吸附量为13.2%,弱结合水吸附量为22.6%;另外,水化中心的改变导致强结合水阶段吸-脱附过程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原状土固结蠕变过程中,当固结压力p>400 kPa后,土体的次固结受弱结合水控制,此时结合水排水比自由水困难许多,这是原状土次固结系数在400 kPa后开始逐渐减小的原因之一;原状土在整个固结蠕变过程中排出了12.1%的自由水和9%的弱结合水,没有强结合水排出。在强结合水范围内重塑土的次固结变形及次固结系数对结合水量的变化并不敏感,进入强、弱结合水共存状态后,结合水量对重塑土次固结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次固结变形量及次固结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加呈现加速增加的趋势,说明弱结合水是软土固结蠕变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53.
针对振动压路机的振动特性、土的压实和振动在土中的传播三类问题,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机—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详述了建模中的若干问题,讨论了压路机的振动特性、土的应力分布和振动在土中的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54.
声自导鱼雷追踪导引弹道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声自导鱼雷发现目标后在追踪段的命中目标概率,根据鱼雷和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采用数值分析[1]的方法,对追踪导引弹道进行分析,研究追踪导引弹道的性质,得到追踪导引弹道的益率半径极小值,并通过该曲率半径极小值与鱼雷旋回半径进行比较,判断鱼雷是否脱离理论轨迹,从而为使用者根据不同的条件提供适当的射击方案,占领合适的射击阵位,同时对鱼雷设计者进行鱼雷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地铁车辆车轮失圆导致走行部损伤这一现象已引起业界广泛重视.针对这一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轮对-轨道-浮置板"的垂向振动模型.根据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在恒定制动力/牵引力作用下,当轮周存在多边形不圆顺时,圆周径跳与轮对正压力、蠕滑率、磨耗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浮置板对车轮失圆的影响.通过对比车辆轮周在有无浮置板...  相似文献   
56.
采用虚拟道路行驶仿真方法,在具有不同路宽的弯道上,进行了小客车行驶试验,分析了通道宽度与不同的弯道半径、转角相组合时其变化对行驶轨迹和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弯道转角在20°~50°时,通道变宽能使轨迹半径和速度明显地、近乎线性地增加,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转角为20°、半径低于200 m的弯道.当通道宽度从2 m增加...  相似文献   
57.
建桥后由于桥墩扰流,改变了原有的水流条件与河床冲淤条件,从而影响到原有的通航条件。在总结国内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水槽定、动床试验成果,对桥墩扰流宽度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用量纲分析法得出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8.
以国产CRH3型3节车编组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CCM+计算了在不同横风风速和不同车速下的列车气动力荷载;将该荷载导入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的列车运行动力学模型中,计算出在不同横风和车速条件下的脱轨系数、减载率和倾覆系数等运行稳定性参数.计算表明:头车的气动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受横风的影响最大;根据车辆动力学性能参数确定的列车安全速度限值与横风风速之间并非线性关系.参照有关高速列车运行稳定性评定标准,给出了不同横风风速下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速度限值.  相似文献   
59.
在当前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对道路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进行排查、治理的背景下,提出要对筛选出的道路危险源进行等级评定,科学排序后分期分批治理,并对治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理念,可为在我国建立道路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排查与治理效果评估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关于秦沈客运专线运营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雨 《中国铁路》2001,(8):17-19
分析了秦沈客运专线的特点,论述了秦沈客运专线运营管理模式选择的依据。对秦沈客运专线应采用何种运营管理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