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4篇
  免费   112篇
公路运输   570篇
综合类   587篇
水路运输   544篇
铁路运输   339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31.
Short‐term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in urban area remains a difficult yet important problem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urrent spatio‐temporal‐based urban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techniques trend aims to disc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jacent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road segments using specific models, while in this paper, we advocate to exploi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information from all available road segments in a partial road network. However, the available traffic states can be high dimensional for high‐density road networks. Therefore, we propose a spatio‐temporal variable selection‐base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VS‐SVR) model fed with the high‐dimensional traffic data collected from all available road segments. Our prediction model can be presented as a two‐stage framework. In the first stage, we employ the 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s model to select a set of predictors most related to the target one from the high‐dimensional spatio‐temporal variables, and different weights are assigned to the selected predictors.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kernel learning metho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is trained on the weighted variabl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real‐world traffic volume collected from a sub‐area of Shanghai, China,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spatio‐temporal VS‐SVR model outperforms the state‐of‐the‐art.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32.
现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都存在助力电动机和减速机构,而助力电动机的工作状况是复杂多变的,因此需要电动机和减速机构合理匹配才能够满足要求。在考虑汽车转向功能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动机电气参数和减速机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二者匹配的指标;依此为依据,探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的程序,这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3.
为提升调度员对高铁晚点列车的调度指挥效率,研究晚点时间估算方法和晚点列车调整规则,利用雷达图和电子地图等可视化技术,开发高铁晚点列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高铁列车运行晚点实时监控、重点监控列车晚点预警、列车晚点原因分析、调整方案协同制定等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减轻调度员的工作强度。目前,系统1.0版本已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铁路局集团公司两级单位正式启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34.
为研究隧道活塞风对地铁屏蔽门的影响,通过分析活塞风形成机理,构建两车、两车站、三区间隧道的地铁隧道模型,利用滑移网格技术仿真模拟列车在隧道运行时引起的活塞风速度与压力,并提取所研究车站屏蔽门区域所受活塞风的压力值。通过对屏蔽门进行静力学分析,利用屏蔽门所受最大阻力来衡量屏蔽门开关能力。将仿真结果与南宁地铁1号线的实际故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工况下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仿真模型有效、合理,屏蔽门所受最大风压受列车运行速度、屏蔽门位置及风井布置模式的综合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屏蔽门故障诊断和智能运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35.
为研究城市轨道列车气动特性以及底部部件对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针对三节车模型进行简化,保有底部部件较高完整性,采用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预测列车周围流场。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列车气动阻力分布呈现出尾车阻力最大,占三节车总阻力的48%;中间车阻力最小,占总阻力的14%。其中转向架分别占头车、中间车和尾车总阻力的15.1%,56.4%和23.0%。车底设备分别占头车、中间车和尾车总阻力10.5%,10.3%和8.6%。因此对于头车、尾车采取减阻方案首先是采用流线型头型的方式减少流动分离现象。对于中间车减阻方法则要首先针对底部部件,采取密封舱的方式减少其产生的压差阻力。通过优化列车头型发现列车气动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其中列车头车、中间车和尾车阻力分别为原始情况下的61.4%,70.1%和58.3%。在流线型外形基础上进一步稳定列车底部区域流场也有效改善了底部区域部件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   
836.
机车状态实时监测与智能诊断及维护支持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了目前国内铁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远程无线通信为载体,基于以太网的机车在线检测、故障诊断以及维护支持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通信方式、网络结构及功能模型,分析了该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7.
城铁高架桥上梯形轨枕减振道床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首次在北京地铁5号线高架桥上成功铺设梯形轨枕减振道床试验段,介绍梯形轨枕减振道床的结构、性能、减振原理,及施工过程中关键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对大规模推广使用该道床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38.
贺庆  杨宏伟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5):74--76,80
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和广州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轨道工程为例,以长枕埋入式整体道床尤其是合成树脂岔枕道床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施工实际,阐述长枕埋入式整体道床的施工技术,说明该技术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确保施工的质量、进度,可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839.
研究目的:铜陵长江大桥主桥5号墩位于长江大堤坡脚处,承台施工时的基坑大开挖无疑会对长江大堤造成巨大的破坏,必须采取可靠的基坑支护方式,尽快完成承台施工及基坑的回填,确保承台施工后能够完全恢复大堤的原有防洪功能。研究结论:承台基坑支护方案经过多种方案的对比分析后,采用了支护结构易于施工及基坑内便于机械开挖取土的单层内支撑钢板桩围堰支护方式,施工简便快捷,又可确保长江大堤在施工期间的安全及施工后的可恢复性;承台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筑,根据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的水化热温度场仿真分析的结果,采用了埋设冷却水管路降温系统和电子测温元件的温度监测系统,有效保证了承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40.
研究目的:当已经投入运营的电气化铁路为了抵御山体塌方的侵害,需要增建明洞,势必在上方有高压接触网、下方有行车轨道、列车照常运营的复杂环境中施工,如果技术措施不当,施工进度就无法保证,甚至会影响行车安全或者导致作业人员触电。因此,必须研究安全、稳妥技术措施。研究结论:渝怀电气化铁路增建"拜幺坡明洞",采取隔一施一、跳跃式架空线路的方式,解决了快速掏挖道床、建造明洞基础与保持轨道稳定的矛盾;研发"拱门"形钢管支架为接触悬挂过渡安置,避免了在接触网支柱拆除之后、接触网与受电弓断流现象;创新制造的架在边墙顶部的具备升降、滑移、防电功能的衬砌台车,达到了拱圈构筑铁路不封锁、不限速,施工人员不触电、快速作业目的。上述新颖施工技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