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68篇
水路运输   50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牟伟 《水运工程》2022,(9):56-60
空间网壳结构为港口工程中大型煤棚常用的结构形式,因其明显的空间特性,常规设计手段无法满足计算分析要求。针对空间网壳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问题,结合日照港石臼港区西区“散改集”工艺及环保提升项目的煤棚工程,采用通用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从分析原则、结构选型、结构建模、作用和作用组合、结果后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正放四角锥双层圆柱面网壳、螺栓球网架节点、下弦支承的空间结构形式可满足工程使用要求,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机场场面目标跟踪常面临目标遮挡、背景干扰、低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跟踪准确性降低甚至丢失跟踪目标。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了基于滤波器自适应更新的机场目标跟踪算法。选取跟踪目标的颜色特征和深度特征,通过插值算子进行多特征融合,再将融合特征与之对应的滤波器进行卷积求和计算各区域置信度,置信度高的区域即为跟踪目标位置。为提高跟踪准确性,利用峰值旁瓣比与平均响应峰值能量建立了跟踪结果校验机制,并设计了1种滤波器自适应更新策略,使滤波器能够自适应调整学习速率,仅在结果可靠时更新。在西南某机场采集的视频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在目标特征不明显或发生变化时具有更好的性能,在目标遮挡和背景干扰等9种因素下的跟踪性能有较大提升,整体精确度和成功率分别达到0.834和0.828,较原ECO算法分别提升了11.35%和11.29%,且均优于文中提到的其他5种经典算法。   相似文献   
103.
挤压流动性隧道底臌机理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根本上防治隧道底臌和仰拱破裂,针对挤压流动条件下隧道底板变形破坏规律研究的不足,通过建立隧道侧墙岩体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侧墙岩体和顶、底板界面应力以及岩体轴力的基本分布规律,推导了侧墙岩体水平收敛位移及其极限平衡区宽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隧道底板岩体在侧墙岩体的挤压下产生塑性流动时的最大剪切破坏深度及其与相应侧墙的距离。最后以云岭隧道底臌为工程实例,对隧道侧墙和底板的初期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底板最大破坏深度及其与隧道侧墙的距离取决于侧墙岩体的极限平衡区宽度和底板岩体的内摩擦角;对于挤压流动性底臌,在加强地下水封堵和提高仰拱抗变形能力的同时,更应注重对隧道侧墙和底板岩体的锚注联合初期支护,为后续挤压流动性隧道底臌灾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藕池口水道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浅水道之一,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实施后,初步稳定了河道滩槽格局,枯水航道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一期工程并未能充分控制航槽边界、岸边界及主要滩体,航道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尚须实施二期整治工程。对二期工程建设提出的2个设计方案分别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分析其工程整治效果,为设计方案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以东平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8片预应力矩形钢箱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试验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钢板厚度、预应力度及加载模式,获得试验梁的特征点荷载和跨中截面的全过程荷载-挠度曲线,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矩形钢箱混凝土梁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延性,混凝土强度、钢板厚度和预应力度对构件的受力性能有较大影响,而加载模式的影响不明显。相对于普通矩形钢箱混凝土梁,受压区混凝土的约束效应得到明显增强,使得预应力矩形钢箱混凝土梁具有更为优越的受力性能,并且不增加构件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6.
基于航向控制系统的船舶动态避碰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航速矢量变化与船舶避碰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避碰机理),研究了结合船舶领域和速度障碍等方法的静态避碰机理,确定了不考虑船舶改向运动过程与周围环境变化前提下,本船可避让所有物标的航速矢量区间;建立了基于模糊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和船舶运动方程的航向控制系统,再现船舶改向过程中的航速矢量非线性变化;基于静态避碰机理和航向控制系统研究了船舶动态避碰机理,求解了符合船舶操纵运动过程的动态避碰改向区间. 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阔水域随机设置的多物标环境中,可得到符合航速矢量非线性变化的动态避碰改向区间集合 [?90°,?72°]、[31°,47°]、[62°,79°],受动态船舶主要影响形成改向范围为(?72°,31°)、(79°,90°] 的碰撞航向区间,符合船舶操纵运动对改向避碰的影响规律,可为实现船舶避碰辅助决策、自动避碰和动态避碰路径规划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现有的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在检测与评定桥梁构件强度时存在的不适应性进行分析,建立适用于桥梁结构或构件及局部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与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8.
潜艇贝壳舵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潜艇首舵──贝壳舵,并进行了系统的模型试验、水动力特性分析和操纵性计算。研究表明,贝壳舵能在保持原型艇操纵性的基础上,简化潜艇首舵操舵机构,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9.
在介绍管波勘探法的探测原理及其在阳阳高速公路应用情况的基础上,从经济、工期、风险等角度分析了管波勘探法与其它方法的优势。分析表明采用1桩1孔+管波勘探的方法进行岩溶桩基的勘察是可靠的,该方法比1桩2孔方法节省费用约36%,比1桩1孔+后处理桩底溶洞的方法节约16%,同时争取了至少1个月的工期。  相似文献   
110.
刘奇峰 《水运工程》2019,(5):125-128
大马洲水道河床演变主要受到河道入流条件、关键洲滩岸线变化的影响,近期出现了不利的航道变化。针对上述问题实施的已建航道整治工程基本上取得了预期的整治效果,但也存在治理时机滞后、关键部位工程缺失、动态设计调整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后续的航道治理和维护工作中,应建立跟踪观测分析工作机制,及时准确地把握河道最新动态,利用数模和物模技术手段,预测后续变化并适时实施和动态调整航道治理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