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0篇 |
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78篇 |
综合类 | 188篇 |
水路运输 | 77篇 |
铁路运输 | 93篇 |
综合运输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81.
通过大量室内的马歇尔和车辙试验,分析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矿料级配、温度、碾压次数及沥青用量对其高温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矿料级配、碾压温度与次数、佳沥青用量等结果,对同类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82.
为弥补现有驾驶特征提取方法的不足,提高分心驾驶行为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将2D/3D人体姿态估计应用于驾驶人行为检测,提出一种适用于驾驶舱环境下的驾驶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将2D姿态估计网络Simple Baseline和分类网络ResNet进行融合,构建基于2D姿态估计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并在分心驾驶数据集State Farm上分析不同数据增强方法、不同超参数、不同分类网络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其次,融合3D密集姿态估计网络DensePose与分类网络ResNet,构建基于3D姿态估计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接着,在State Farm数据集上,针对模型的实时性和泛化能力,对比分析基于原始图像和基于2D/3D姿态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最后,针对效果更优的基于2D姿态估计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在分心驾驶数据集State Farm上,对使用不同姿态估计算法和分类网络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做了交叉试验,对比分析4个不同检测模型的优缺点。进一步地,将基于2D姿态估计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应用于实际采集的驾驶图片,对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有效性进行了测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基于原始图像的检测模型相比,基于2D和3D姿态的检测模型都能显著提高分心驾驶行为的检测准确率;基于3D姿态的检测模型在检测精度方面略优,但基于2D姿态的检测实时性更好,检测效率是基于3D姿态检测的4倍;在驾驶舱单一环境下,基于2D姿态估计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能够满足分心驾驶行为检测的需求,在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3.
为揭示红层软岩钢管微型桩抗压承载特性,为红层软岩地基加固设计提供参考,选取湖南衡阳强风化粉砂质红层软岩地基,开展了不同长度注浆钢管微型桩原位抗压静载试验,分析了桩体沉降、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并与规范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在修正微型桩荷载传递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桩顶位移的微型桩抗压承载力预测方法,并通过原位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钢管微型桩轴力主要分布在桩身中上部,桩侧摩阻力沿桩身呈“三角形”分布;随桩长的增加,抗压承载力非线性增加,桩顶沉降量非线性减小;桩长越短,极限侧摩阻力峰值越大;相较于规范计算值,实测桩端阻力、全桩长范围极限摩阻力均值以及抗压承载力均偏小。采用该方法得到的抗压承载力预测值与原位实测值之间相关性较好,相对误差为0.6%~11.6%。对红层软岩地基进行钢管微型桩加固设计时,建议桩端阻力不计入抗压承载力,按纯摩擦桩进行设计,并对规范中的极限侧摩阻力推荐值折减。 相似文献
484.
针对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各方式缺乏有机融合问题,通过建立以虚拟概化线连接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各方式交通线网和火车站、港口、机场等枢纽节点一体衔接的超级交通网络模型,运用广义费用函数计算客货在路网、枢纽及虚拟概化线上流动产生的广义费用,实现各方式交通网络融合。考虑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占全方式总量比例高,但客货运平均运距短,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2 540个综合交通小区,获取2018年各运输方式全年客货运起讫点(OD)数据,通过聚合、拆分等方法,将各方式OD表叠加形成现状综合交通小区客货运输量OD表;采用总量预测、自上而下分层控制的技术路线,对2050年全国总量、分区域总量和综合交通小区客货运发生吸引量进行预测,计算2050年综合交通小区客货运输量OD,实现各方式运输需求融合。基于Fisk模型,构建组合出行情况下多方式、多类别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SUE),采用连续权重平均(MSWA)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体现“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的规划理念,实现乘客组合出行和货物多式联运,预测精度较高。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宏观交通趋势判断,为实现综合交通网络规划中各方式有机融合提供借鉴,并成功应用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研究中。 相似文献
485.
针对扶壁式挡土墙在高填方工程中支挡高度的限制,提出仓格与扶壁相结合的仓扶式新型支挡结构,考虑支挡高度、扶壁间距等因素对立板侧向土压力计算和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和离心模型试验。采用ABAQUS建立10组工况的数值模型,支挡高度分别为10,20 m,扶壁间距分别为21/100H,6/25H,27/100H,9/25H,12/25H(H为支挡结构高度),提取作用在立板上的接触应力;基于数值分析结果,制作了可调扶壁间距的支挡结构模型,分别在30g,60g离心加速度下模拟了部分工况的实际受力状况,由标定后的微型土压力盒采集数据;最后比较了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异,通过回归分析提出库仑主动土压力修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仓扶式支挡结构立板侧向土压力近似呈三角形分布,由于变形约束效应,在支挡结构中下部实测土压力较理论值偏大;立板侧向土压力在参照库仑理论计算时,需要考虑增大系数进行修正,10,20 m支挡高度修正系数分别为1.13~1.31和1.07~1.12;仓扶式支挡结构中的扶壁具有摩擦减压作用,通过改变扶壁间距可以有效减小立板侧向土压力。 相似文献
486.
487.
湖北香溪长江公路大桥为主跨519m(计算跨径)全推力中承式无铰钢桁架拱桥,主拱采用"缆索吊机+斜拉扣挂法"悬臂拼装架设。主拱肋分成桁片节段,在工厂加工制造预拼,船运至桥位处,进行缆索吊机吊装施工;拱脚段采用支架对预埋件进行定位,吊装至设计位置;再进行拱肋整体桁片节段吊装,拱肋整体桁片前4个节段安装完毕,封铰后,进行第一次体系转换,进行剩余节段的安装;合龙前,北岸最后一个节段(NS11)采用"倒栽葱"方式通过间隙;合龙段采用"配切+温度变化"来实现精确合龙;主拱合龙后,拆除扣锚索,完成第二次体系转换。 相似文献
488.
为研究砂黏复合地层中复合比与盾构掘进参数之间的规律,依托石家庄地铁1号线白留区间隧道工程,基于现场盾构掘进试验,通过对盾构原始掘进参数的二次转换,建立标准推力-标准转矩特征空间,并对传统盾构掘进速率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 1)正常掘进状态下,标准推力和标准转矩成对数关系,随着复合比的降低,标准推力和标准转矩增加; 2)根据参数点在特征平面的分布和对应的施工状态,将特征平面划分为Ⅰ区(正常掘进区)、Ⅱ区(转矩偏大区)和Ⅲ区(推力偏大区),并依据复合比的不同,将正常掘进区进一步划分为Ⅰ1、Ⅰ2、Ⅰ3、Ⅰ4区; 3)基于标准推力和标准转矩,建立适用于砂黏复合地层的掘进速率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89.
490.
介绍了Samsung公司的32位ARM9核的S3C2440微处理器和Philips公司的CAN控制器SJA1000的特点,并按时序要求,采用了基于CPLD可编程逻辑芯片,实现了CPU与CAN控制器之间接口的实现电路,以及在Linux下驱动的实现方法。提供了非多路复用总线与分时多路复用总线的转换连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