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文章对水泥胶浆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水灰比、掺加不同渗透剂、聚合物材料对水泥胶浆流动性、强度特性等的影响,确定性能优良的水泥胶浆配比,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现场碾压工艺是影响级配碎石层压实特性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大量现场跟踪检测数据,研究了级配碎石层碾压过程中混合料空间结构组成、压实度、厚度随碾压遍数增加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合理的碾压次数能使级配碎石混合料形成"骨架-密实"空间结构体;级配碎石层压实度随碾压次数的增加呈"自然对数式"增长;级配碎石摊铺层越厚越易获得较高的压实度,宜取20 cm。  相似文献   
43.
以中交二航局筹建的110 m打桩船为依托,通过实船调研分析,制定出110 m打桩船植桩周期内时序负载特性,并结合植桩周期内各工序的使用功率、所配备柴油机的冗余度及其耗油量,对动力系统的最佳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0 m打桩船植桩工艺特性体现了植桩周期内各主要工况的负载力、速度及功率分布;以此为依据所确定的采用3台柴油机的配置型式具有可靠性高、功率利用合理及耗油量相对较低等特点;可为110 m打桩船的设计及全面提升我国打桩船液压系统的节能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闸片结构直接影响制动盘的温度场分布,而制动盘表面的温度场分布是影响制动盘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基于摩擦块空间分布特征与制动盘温度场的关系,探讨了制动闸片的表征方法,通过引入径向结构因子和周向结构因子两个概念,表征了摩擦块在径向和周向上的排布对制动盘温度场的影响程度,并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验证了径向结构因子和周向结构因子与制动盘温度场的关系.结果表明,径向结构因子反映了摩擦功率沿盘径向的分布规律;周向结构因子反映出摩擦功率在制动盘周向的分布规律,通过这两个参数,较客观地描述了闸片的结构特点,并可用于评价制动闸片对制动盘热应力分布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5.
定点集结是一种高效率的集结方式,有利于运输质量的提高,其解体顺序的确定是阶段计划的关键问题,优化解体顺序可以有效节约中时,组流上线。本文比较定点集结模式与定编集结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一步分析放宽条件定点集结模式对于解体顺序优化的影响,建立放宽条件定点集结模式下的解体顺序优化模型,模型利用编组站能力、作业时间标准、最小编成辆数等作为限定条件,以有调中时最短作为目标函数进行车流推算,并采用遗传算法得到满足条件的最优解体顺序。以丰台西编组站上行系统为例进行模型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新开河大桥拱脚设计及局部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哈大客运专线双线铁路新开河大桥为1孔138 m下承式钢箱系杆拱桥,拱脚设计及受力情况复杂,着重介绍该桥拱脚的结构设计,并利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47.
针对温福铁路田螺大桥2号、3号主墩设计上采用低桩承台基础情况,介绍运用水下岩石爆破,浮运钢围堰就位、封底、人工挖孔桩等施工技术解决海上深水、河床陡峭且无覆盖层的基础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48.
文章以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主桥及引桥有限元模型,模拟桩-土作用及支座约束,并运用反应谱方法分别进行E1地震作用和E2地震作用分析,为同类桥梁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多专业、多角色在多约束、长周期、大投入下的复杂系统工程,采用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实现其高效率、规范化、低成本、全面协同的关键. 详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造的复杂性,总结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4种主要应用模式:面向建造、面向协同设计和分析、基于商业软件平台、基于开放式平台的BIM工程. 在分析当前研究及应用不足的基础上,归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BIM技术面临的三大问题挑战:全生命周期大量模型共享的统一性问题;基于BIM的多专业、多CAD/CAE软件协同问题;全生命周期海量信息数字化、高效率、低成本管理与应用问题. 为弥补现有不足、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BIM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面向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协同管理及平台、基于BIM的多专业正向协同三维设计、面向智能建造和运维的BIM规范性设计、基于IFC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的BIM表达与共享、BIM技术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