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43篇
公路运输   238篇
综合类   153篇
水路运输   206篇
铁路运输   204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赵楠  聂冬  罗宁昭 《船电技术》2015,35(6):51-53
本文主要讨论分布电容对舰船电力系统接地方式选择的影响,分析了舰船电力系统在高电阻接地和谐振接地的方式下分布电容对系统的影响,发现在中压系统中大分布电容的情况下,采用高电阻接地会产生超过有关标准的故障电流。在谐振接地的情况下,需要合理的配置消弧线圈来产生感性电流来抵消系统对地电容产生的容性残流。同时依据具体数据,利用高斯定理对电缆电容进行了估算,与实际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2.
舰船的综合隐身设计是目前海军装备发展的一个趋势,论文通过对系统的功能分析,对舰船水下综合物理场的实测系统进行了设计,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系统的研制,基于LabVIEW软件实现了测控软件的开发,系统经过海上实测,各功能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了实船测试,为舰船水下综合物理场的特性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3.
编队中层防潜区域作为外层和内层的衔接部分,在防潜作战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中层警戒舰的配置决定了编队防潜安全.论文通过细致详实的数据分析和计算,科学计算出中层警戒舰配置阵位,从而印证了中层防潜区域是编队防潜作战中最适合阻敌接近的区域.  相似文献   
24.
汽车涂装车间设备种类繁多,许多运动设备故障隐蔽,在日常巡检过程中不易发现,常由于小问题而酿成大的设备损坏及安全事故。通过引入电感式传感器检测技术,有针对性的创新改造,实时在线的对这些设备进行监控,达到设备故障提前检测、预防维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根据简易瞬态工况污染物排放检测系统(Vmas)的工作原理,开发了测试系统硬件和控制软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标定和响应时间的测定,并完成与定容取样系统(CVS)的实验对比。该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系统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能够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
黄土连拱隧道两主洞开挖面合理间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隧道由于受地形及展线限制,一些较短的隧道常常选用连拱结构型式。通过黄土连拱隧道的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分析了在左洞施工后,右洞施工对左洞的影响规律。对于本工程,黄土连拱隧道的两洞开挖面的合理距离为30 m。推广而言,对于黄土连拱隧道,两洞的开挖距离应为单洞跨度的3倍。  相似文献   
27.
高速公路车速与交通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运行车速、超速行驶、速度差以及限速等与车速有关的方面分析了车速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8.
黄雨华  毛志强 《汽车工程》1993,15(5):316-320,F003
本文针对一种新研制的高强度,高延伸率球墨铸铁材料进行了疲劳性能方面的试验研究。本文简略地介绍了测试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通过使用升降法试验获得了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证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通过低周疲劳试验获得了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寿命曲线,这些都是汽车有关零件疲劳设计和寿命预测重要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29.
针对某牵引车车架横梁开裂事件,使用Creo构建整车三维模型,导入Hyperworks中进行前处理网格划分等,使用Optistruct进行求解得出弯曲、制动、左转弯、右转弯、扭转、扭转+转弯工况等分析结果,将结果与实际开裂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扭转+转弯工况下第三横梁开裂,与分析结果一致,并提出横梁优化方案进行求解,分析结果表明在扭转+转弯工况下,第二横梁最大应力值降低38.1%,第三横梁最大应力值降低64.3%,提出后续牵引车设计时横梁优化意见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0.
运用二维离散元程序UDEC3.1软件,对3种不同顶板岩性组合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再现了隧道顶板岩层离层、弯曲、沉降、开裂直至塌方的全过程,分析了松散破碎围岩隧道塌方后围岩的位移、应力和塑性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