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4篇
  免费   190篇
公路运输   779篇
综合类   720篇
水路运输   574篇
铁路运输   433篇
综合运输   5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生刚走出中学的大门,就进入高等学府,尽管是从学校到学校,但由于身份、地位、地点等的迁移,难免会有失落、迷惘.文章从5个方面阐述新生入学后从心理、生理诸方面发生的变化,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2.
高桥墩施工是大桥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是成功的关键.介绍桥墩施工的基本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并着重介绍液压自动爬升模板的构造、施工工艺、关键技术及该施工方法的特点.实践表明,液压自动爬升模板系统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好,作业安全,能节省大量的模板拆、装工作,经济效益高,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高桥墩及其他高大建筑施工的新型模板系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彭波  原万杰  陈忠达 《公路》2005,(4):148-151
利用不同方法测出的沥青混合料密度与实际密度相比,误差明显偏大,引起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丧失可信度。采用表干法、水中重法和蜡封法对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测试,以数理统计方法为理论计算依据,以相关系数作为判断指标,综合考虑空隙率和吸水率与密度的相关性,确定与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相适应的密度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对同一种沥青混合料,不同密度试验方法实测结果差别较大,对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以相关系数作为判断指标,以空隙率确定沥青混合料不同密度测定方法,为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94.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洞穴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野外调查统计手段对黄土高原黄土洞穴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洞穴形成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地层厚度、土性、构造、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等,其中黄土地层的土性、厚度及其空间组合形式和形态构成了形成黄土洞穴的物质基础。不同深度的黄土洞穴,其形成的主控因素不同,表层黄土洞穴多为生物成因,浅层黄土洞穴主要与黄土地层抗水蚀能力的垂直分异以及浅层的各种节理裂隙有关,中层黄土洞穴主要与节理裂隙有关。深层及极深层黄土洞穴与构造节理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95.
公路黄土洞穴灾害与水土流失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野外调查对公路黄土洞穴水土流失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路堑边坡洞穴侵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形因素的改变;路基、路面洞穴侵蚀的主要原因是其特殊的汇水作用;路基边坡洞穴侵蚀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填土或弃土的特殊土性所致。黄土高原公路黄土洞穴分布规律表明,洞穴侵蚀程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轻。  相似文献   
996.
酸雨腐蚀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化学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倩  胡建荣  彭余华 《公路》2004,(2):104-106
利用化学反应推导方法探讨酸雨对沥青路面的化学破坏作用,得出了沥青路面中的矿料与酸雨中的酸性物质硫酸和硝酸等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发现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与沥青混合料中的酸性和碱性矿料反应都会生成可溶于水的盐类,由此推论酸雨腐蚀对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单轴贯入试验的机理及其试验结果的分析,验证其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剪性能评价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重载高温等对混合料要求较高的地区,采用PR.S抗车辙剂相对于采用纤维而言,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李强  姬凤玲  刘涛德  彭远胜 《公路》2022,67(2):275-280
为了评价黑麦草对砂土边坡坡面的防护效果,采用人工播种后让根系在土样中自然生长的方式制备根系复合土试样,采用GDS三轴试验仪对根系复合土试样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麦草在没有腐殖质的砂土中可以正常生长,其根系周围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性的砂土颗粒团粒体;黑麦草根系复合土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不同于砂土,在应变较大时...  相似文献   
999.
南京地铁三号线大明路站-明发广场站盾构区间穿越软流塑地层中的箱涵及其群桩基础,为确保盾构顺利穿越,文章介绍了4种群桩处理技术方案: 方案1(拔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箱涵恢复、盾构正常掘进方案)、方案2(拔桩、桩基托换、恢复盖梁箱涵、盾构正常掘进方案)、方案3(矿山法隧道托换、盾构过站方案)和方案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箱涵托换、矿山法隧道内截除桩基、隧道回填后盾构掘进方案),通过对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择了方案4。然后介绍了软流塑地层矿山法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和盾构过矿山法隧道关键技术。通过对施工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通过采取基底加固后箱涵托换、劈裂注浆加固地层后CRD工法施工矿山法隧道、矿山法隧道内桩基截除、盾构通过回填后的矿山法隧道等关键技术措施,确保了盾构顺利穿越过街涵群桩。  相似文献   
1000.
管桩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较多的应用,现阶段能量桩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桩基础中,管桩桩基中能量桩技术也逐渐得到应用。管桩式能量桩的传热模式有别于传统能量桩,可利用其内壁空腔,提高换热效率,不同桩芯介质条件下,管桩式能量桩的换热效率有较为显著的区别。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测得不同桩芯介质情况下管式能量桩及其桩周土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通过控制循环导管内导热液体的流速改变能量桩的循环模式,续而探讨分析不同桩芯介质及循环流速下管式能量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换热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桩芯介质为水的管式能量桩换热效率要高于桩芯介质为干砂的管式能量桩,且其在循环稳定时的桩身温度变化值和桩周土体的温度变化值也高于桩芯介质为干砂的情况,表明不同桩芯介质对管式能量桩的桩土温度场有显著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可通过改变管式能量桩内壁空腔的介质来提高其换热效率的可行性;同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流速的增大可以提高能量桩的换热效率,但是影响较小,而提高能量桩运行时的流速需要耗费额外的能源,表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过提高流速的方法增加能量桩的换热效率具有较低的经济性,实际运行中的能量桩其流速满足建筑制冷供暖需求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