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83篇
综合类   124篇
水路运输   120篇
铁路运输   90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依托湖南华容河旗杆咀船闸改建工程,采用数值模拟与通航船舶操纵模拟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船闸布置于连续窄弯河段凹岸,上、下游引航道均处于曲率半径较小的弯曲段的通航建筑物平面布置进行研究,并提出改善通航条件的方法及平面布置需要注意的事项,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52.
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受大坝底孔泄流和泄水闸调峰等影响,易破坏原河道所在区域导流效应,对下游口门区船舶通航不利。提出一种新型导流结构——桩基透空式导流屏,并以五强溪枢纽船闸为例,设计初始及优化两种方案进行水流特性试验和船模试验以测试其工程效果。试验表明该结构形式可较好地改善下游口门区水流条件,且相比于初始方案,优化方案对五强溪枢纽船闸下游口门区水流条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更利于船舶通航。  相似文献   
353.
为使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ICV)在复杂交通环境下高效、安全地通过信号交叉口,在车联网实时获取信号灯和前车状态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通过信号交叉口的驾驶行为决策框架. 通过跟驰模型推导智能网联汽车和前方车辆在未来的行驶状态,预测得到前方车辆是否要通过交叉口的行为,进一步分别对智能网联汽车是领头车和跟随车时通过交叉口停止线的条件进行判断;将换道加入到驾驶方式中来寻求更高的通行效率,用基于换道时间模型的方法判断智能网联汽车换道后的通过条件;仿真对比分析了所提出模型和现有模型的决策能力,讨论了影响决策过程的关键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模型,综合信号灯和前车行驶意图的决策方法能够提高智能网联汽车对通行条件判断的准确性,从而进行更合理的行为选择,随着单位绿灯剩余时间的增加,车辆决策通过交叉口的概率可提高20%,当前车道的车辆位置对决策结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54.
针对螺旋桨在湍流中的非定常激振力问题,文章介绍并推导了相关性法,在相关性法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湍流速度相关性公式,并考虑了螺旋桨抽吸作用导致的湍流涡拉伸变形的影响,引入了拉伸系数ax,ay和az,推导了新的螺旋桨激振力宽频公式。同时,使用了十桨叶螺旋桨模型,分别采用相关性法和改进后的相关性法对其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发现改进后的相关性法能较好地预报螺旋桨激振力宽频谱,特别是在叶频处能与试验值符合较好。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螺旋桨转速n、湍流积分尺度Λ和螺旋桨桨叶数N等参数对螺旋桨激振力宽频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5.
广州是"千年商都",是全国对外贸易及货物流动最活跃的地区,物流行业规模持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对广州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分析2020年上半年广州航空、航运、铁路、公路及邮政快递货运量变化及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广州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弱项和短板,并在物流枢纽与网络、产业集聚及相关支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56.
甬江特大桥是国内首座铁路大跨度钢箱混合梁斜拉桥。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疲劳模型试验研究都仅针对单一纵肋形式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特性,不同纵肋形式下的对比研究较少。因此,结合弗拉索夫薄壁杆件理论,提出了加劲肋疲劳敏感部位面内疲劳应力的解析公式,分析了解析公式各疲劳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并同有限元模拟及2U+2V模型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解析公式结果同有限元模拟以及试验测试结果一致,其中V型加劲肋疲劳敏感部位疲劳应力小于U型加劲肋,模型试验中U型加劲肋疲劳敏感部位出现裂纹,因此,在铁路列车荷载作用下,V型加劲肋疲劳敏感部位比U型加劲肋具有更好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357.
新民岷江特大桥静动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效荷载加载试验模拟大跨度连续钢构桥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测试并分析各静载工况下的主梁挠度、主梁与主墩控制截面应力,判断实际承载能力,评价其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通过动力试验了解桥跨结构的自振特性及其在长期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分析桥跨结构在行车下的冲击作用,预测桥梁运营状况,为桥梁维修、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58.
宁波庆丰桥为主跨280 m的钢—混凝土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为判断该桥实际承载能力、评价其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预测桥梁运营状况,为桥梁维修、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对该桥实施静、动载试验,测试并分析各静载工况下的主梁挠度、桥塔塔顶变位、吊杆索力增量、主缆索股张力增量、主梁与桥塔的截面应力,以及在动载试验中测试桥跨结构的自振特性,并进行行车激振试验,分析桥跨结构在行车激励作用下的冲击作用.结果表明,桥跨结构受力合理,具有良好的刚度和强度,动力特性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59.
UML在舰艇损管训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UML建模技术对舰艇损管训练系统的设计进行建模.详细介绍了损管训练系统设计的用例图模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360.
在舰船破损进水过程的横摇运动时域模型的基础上,求解得到横摇运动的时域曲线;对此时域曲线通过特征提取得到其破损模式的识别属性;通过案例推理技术建立舰船破损模式识别算法.该识别算法的实现可为舰船抗沉决策提供准确的破损信息,有利于舰船的防沉抗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