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压电材料修正后的Hellinger-Reissner(H-R)变分原理,推导了各向异性压电材料Hamiltonian等参元的一般形式,应用该等参元分析了具有机电耦合效应的正交异性叠层板的自由振动问题.首先将叠层板的压电层和主体层看作独立的三维体,应用Hamiltonian等参元离散各层,分别建立了各层的方程;考虑到主体层和压电层连接界面上广义应力和广义位移的连续性,联立两者的方程得到整体结构的控制方程.以四边固支的矩形叠层板为例进行了的数值分析,并与有关文献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2.
简述土工试验中土样制备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土样制备过程中含水率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为准确控制土样的含水率提供了依据。同时,讨论击实筒余土高度的变化对击实试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击实过程中最后一层土按余土高度为4 mm估算,通过改变相应的击实次数来减小试验误差。此外,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和MATLAB软件,对击实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曲线处理,与手工计算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为误差。  相似文献   
73.
机车速度传感器检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机车速度传感器校验仪的工作原理以及研制方法。校验仪本身构成一个完备的系统,利用脉宽调制(PWM)技术,通过控制IGBT达到控制直流伺服电机电枢两端的电压,从而实现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4.
为了分析研究多孔棉布-酚醛轴承保持架的应变速率敏感性,使用纳米压痕仪测量其在应变速率为0.01~ 0.05 s?1时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通过Kelvin-Voigt模型对材料的黏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材料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变硬化效应和应变局部软化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提高,多孔棉布-酚醛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先增加后减小;当应变速率从0.01 s?1增加到0.05 s?1,多孔棉布-酚醛材料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增加与材料的应变硬化现象有关;当应变速率从0.05 s?1增加到0.30 s?1,蠕变位移显著增加,接触刚度快速降低,形变以热的形式消耗在压头与材料的接触界面,压头接触区材料从黏弹性向黏性转变,局部材料黏度降低,硬度和弹性模量快速减小;多孔棉布-酚醛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随应变速率的变化是应变硬化效应和应变局部软化效应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布设有效的挡风墙对于保证大风区重点路段公路铁路的行车安全和正常运营十分重要.挡风墙设计应遵循既定原则和作用原理,并要进行稳定性测算.通过结构和经济比较,格宾网箱挡风墙要优于对拉式挡风墙和L型柱板式挡风墙.  相似文献   
76.
研究目的:结合玉蒙铁路的勘察设计,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山区峡谷河段,进行重点桥位及线路走向的多方案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比选,确定合理的桥址及线路方案。研究方法:遵循“线路服从桥位,桥位服从地质选址”的原则。采用地质综合勘探方法,详细查明峡谷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综合比选确定桥址及线路方案。研究结果:作者通过系统的地质研究和对该项目地质选线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必须坚持重大工程优先选址,并重视宏观区域地质选线”的原则及勘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最终选定了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桥址及线路方案。研究结论:玉蒙铁路经过的曲江峡谷地段,地处高烈度地震区、活动断裂带附近,内外动力地质灾害突出,使重大控制工程曲江大桥桥位的选择十分困难。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系统研究峡谷区的区域地质环境及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比选了8个桥址及4个线路方案,最终选定了5号桥址的C2K线路方案,为工程设计与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7.
红层软岩填筑路堤的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考察红层软岩填料在不同压实度工况下的沉降特性,合理确定利用红层软岩填筑路堤的压实参数。研究方法: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验证红层软岩填料填筑路堤的适宜性。研究结果:红层软岩填料路堤的工后沉降随压实系数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压实系数分别为0.87、0.90、0.93、0.97的工况下,最终工后沉降与路堤高度的比值分别为2.4‰、1.913‰、1.833‰、1.673‰,能够满足《200 km/h铁路暂规》对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的要求。研究结论:红层软岩可直接用作路堤填料,填筑压实系数宜控制在0.93以上。该研究成果对广大红层软岩地区的铁路、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正常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其中热量的95%由冷却介质带走,而冷却液中离子含量高会导致燃料电池发动机绝缘问题,因此要求冷却液具有高散热性、低的腐蚀速率、高的密封材料兼容性,行业内通常要求电导率小于5μS/cm,传统的冷却液(电导率大于2000μS/cm)不满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使用要求,无法直接使用。本文长期跟踪氢燃料电池车辆运营2万公里左右,对其冷却系统使用的低电导率乙二醇冷却液性能进行全面的跟踪及研究,主要包括冷却液消耗、冰点值,并解释其原理。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燃料电池低电导率冷却液的开发、标准的制定及车辆的运营维护保养提供了数据支撑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9.
碳纤维布是一种新型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密度小、厚度薄、质量轻等特点,基本不增加加固构件自重及截面尺寸,采用其对梁、板、柱进行加固后的效果比较明显.文章以广西防城港防城区二桥梁板桥维修加固工程为例,介绍了采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板式梁桥梁板加固的关键技术及施工工艺,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李能  卿三惠 《路基工程》2012,(4):140-143
结合玉蒙铁路工程设计实例,提出了系统的液化地基路堤加固处理的设计流程,将液化地基土的动态特性试验和数值模拟纳入流程中,并形成一个反馈模式。经实际工程证实,这种模式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