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0篇
  免费   292篇
公路运输   1573篇
综合类   1733篇
水路运输   1588篇
铁路运输   1081篇
综合运输   18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513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新型Smith预估器的网络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针对网络时延和被控对象时延的新型Smith预估器,以便有效地抑制网络时延对网络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该预估器不包含网络时延预估模型,无需对网络时延进行在线测量、估计或辨识,适用于网络时延为随机、时变和不确定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时延大于1个乃至数十个采样周期的情况下,基于该新型Smith预估器的网络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92.
针对进出城市的高速公路与关联城市快速路(简称结合部区域)交通拥堵日益恶化的现象,以结合部区域为研究对象,从结合部区域的匝道控制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结合部区域的单点入口控制模型和多入口匝道协调控制模型,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与北京市三环、四环的结合部区域为例,以实地调研及交通流检测数据为基础,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为匝道协调控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戴峰 《交通标准化》2010,(12):121-124
通过与沥青初步的共混试验,发现杜仲胶生胶对沥青的改善效果有限,必须采取其他的形态来改性沥青,硫化胶就是其中之一。硫化胶与沥青这种高聚物混合材料共混后,对沥青的性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邱月 《交通标准化》2010,(16):150-152
目前在测试基桩桩身质量的低应变方法中,应力波反射法应用得非常广泛,它具有测试方便、速度快、测试波形易于判读等特点,但也存在缺陷方向性与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等问题。研究应力波反射法中缺陷方向性对测试波形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95.
陆峰 《交通标准化》2010,(23):180-181,49
为合理利用京秦高速公路的现有设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拥挤,保证应有的服务水平,很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控制与管理措施,以保障高速公路运行在畅通和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996.
构建了营运车辆驾驶人适宜性甄别检测评价指标体系,选取5 167名营运车辆驾驶人样本进行检测,调查统计其近3年来的驾驶行为与交通事故,综合运用独立两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均值聚类和因子分析等数学模型,研究确定了适宜性评价指标的阈值及权重,并建立了营运车辆驾驶人适宜性多元甄别模型,通过863名驾驶员的示范应用,检验了所建立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提高超声速脉冲风洞中球头驻点热流测量精度,对1 mm小型化同轴热电偶研制及薄膜热流传感器的耐冲刷性能进行研究.应用热传导反问题的计算分析方法,建立了分别针对薄膜热流传感器和同轴热电偶的数据处理方法.在2 m激波风洞上利用研制的5种不同类型及尺寸的传感器进行了球头驻点热流测量试验,将试验结果与F-R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了传感器外形尺寸、热壁、传感器敏感元件、同轴热电偶膜厚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小型化同轴热电偶响应时间满足测试要求;薄铂膜热流传感器重复性误差在8%以内.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难以通过实验准确获得的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四极悬浮控制二极表贴式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感特性.根据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给出了静态电感和增量电感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转矩绕组和悬浮力绕组的静态电感特性,并通过3/2变换得到了在转子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交直轴静态电感;最后以转矩绕组为例,研究其增量电感,并与其静态电感进行了比较.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增量电感比其静态电感小6%,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提高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的精确性,针对目前城市的公交运行现状,使用时空分布图分析了公交车在直线式停靠站的服务过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停靠站排队概率和停靠时间分布,推导了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对杭州市公交车停靠时间的分布函数进行了拟合,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程度最优, 2个交通时段的K-S检验值分别为0.083 9和0.050 6.用MATLAB编程得到不同分布参数下的通行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停靠时间对数平均值μ的增加,不同泊位数停靠站的通行能力减少了44.4%~47.3%;通过VISSIM仿真得到了停靠站的通行能力,模型计算值与仿真结果的平均误差为6.5%.   相似文献   
1000.
地铁车厢拥挤直接影响乘客的乘车舒适度.本文根据“人体空间气泡”的概念, 引入地铁车厢内乘客心理舒适度,结合乘客感知空间舒适性调查,建立乘客空间理论模 型,并以此得到基于空间舒适性的立席密度评价标准.基于现有行人模型,借鉴社会力模 型中人与人之间的排斥力,定义“广义拥挤力”,建立地铁车厢乘客“拥挤力”量化模型.以 北京地铁4 号线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得到的车厢内乘客密度分布规律,应用 PFC2D 离散元软件以力的形式来模拟乘客空间舒适度状态.结果表明,要使80%乘客的空 间舒适度等级在舒适以上,则合理密度应该在4-5 人/m2之间,为制定合理立席密度标准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