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264篇
综合类   246篇
水路运输   133篇
铁路运输   106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Cross‐border passengers from Hong Kong to Shenzhen by the east Kowloon‐Canton Railway (KCR) through the Lo Wu customs exceed nearly 200 thousand on a special day such as a day during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Such heavy passenger demand often exceeds the processing and holding capacity of the Lo Wu customs for many hours a day. Thus, passengers must be metered off at all entrance stations along the KCR line through ticket rationing to restrain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waiting at Lo Wu within its safe holding capacity. This paper proposes an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and model to deal with this passenger crowding and control problem. Because the maximum passenger checkout rate at Lo Wu is fixed, total passenger waiting time is not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trategy for given time‐dependent arriving rates at each station. An equity‐based control strategy is thus proposed to equalize the waiting times of passengers arriving at all st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is equity is achieved through optimal allocation of the total quota of tickets to all entrance stations for each train service. The total ticket quota for each train service is determined such that the capacity constraint of the passenger queue at Lo Wu is satisfied. The control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successive 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and demonstrated for the KCR system with partially simulated data.  相似文献   
73.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施工组织方案对节约工程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针对柔性桥面系动力性能不佳,在行人步伐荷载作用下振动过大,甚至可能发生人桥共振的问题,对一实例桥梁进行自振特性分析,提出提篮式拱桥的前几阶竖向自振频率主要由拱肋性能决定,竖向高阶频率主要由桥面系性能决定,提高桥面系刚度不能有效错开行人步频和结构竖向自振频率,但能有效地减弱动力响应,提高桥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根据此类桥梁的这一动力特性,可以有效地诊断出其振动病害并寻求合理的改造加固措施,通常有增加桥面系刚度或增设耗能减振系统两种方法,后者更有效,也可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动力响应分析法能有效地进行人行桥振动病害分析和加固前后动力性能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5.
乔盼  李伟 《轨道交通》2008,(2):40-41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飞速发展,施工难度也逐步加大,但安全事故却居高不下。而对隧道工程建设来说,其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就尤为严峻。本文分别从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方面全方位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针对在汽车Trimmed Body有限元模态分析中弯曲模态和扭转模态比较难识别的问题,在其左右两侧各取若干个对称的能够代表车身轮廓的点,经过VTF分析输出这些点的加速度幅值曲线,并对曲线进行相应处理。根据处理得到的合成加速度均值曲线和差值加速度均值曲线,结合模态分析的振型结果,能够较准确快捷地找到该Trimmed Body弯曲模态和扭转模态的频率值。  相似文献   
77.
李乔  赵明 《港口装卸》2006,(5):31-31
长江中游中小型港口的建设投资渠道一直不很畅通,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升码头能力,是摆在这些港口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8.
针对斜拉桥中双箱式主梁,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具有不同斜腹板厚度(18 cm,24 cm,30 cm,35 cm,40 cm)的5个箱形主梁有限元模型,分析其空间应力分布特点,归纳出斜拉桥中此类双箱单室倒梯形截面的薄弱环节及斜拉桥箱梁在不同斜腹板厚度下的应力变化。考虑到梁段以外附近区域的作用,在其两端截面上施加由平面杆系结构分析所得的端面内力,另外,索力和预加力(梁纵向、横隔梁横向、斜腹板竖向)也施加在相应的位置,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箱形主梁在自重、索力和预应力作用下的空间应力效应。通过对以上工况计算结果的静力分析,归纳出斜拉桥中此类双箱式截面的应力分布特点,并提出斜腹板厚度的合理化建议。分析表明:斜腹板厚度为30 cm左右时,主梁的应力分布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79.
南京奥体中心大平台为不设缝超长大面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平台的后浇带温度应力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合理地设置后浇带能有效地减少温度应力对结构影响。介绍了大平台混凝土施工时采用的温度应力监测方案和实测数据,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80.
乔娟 《中国水运》2006,6(6):142-143
分析web缓存的工作原理,从改善性能方面的要求考虑,将markov应用到缓存技术中,减轻服务器负荷和减少响应时间。通过研究站点访问记录,提取模式,实现网页预存取,建立智能web缓存随机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