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19篇
综合类   115篇
水路运输   118篇
铁路运输   88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51.
曲鹏翔  马晓平 《江苏船舶》2009,26(6):18-19,27
论述了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的内涵,分析了设计过程中的并行进程和协同关系。重点探讨了通过任务指派与调度复合策略的方法,有效的执行和控制设计过程,最终实现船舶并行协同设计。  相似文献   
452.
浅议老港区码头加固改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港区码头加固和改造是提升码头能力、缓解货物装卸压力的有效方法,具有周期短、节省资金、施工方便等特点,将会给港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介绍了传统的老港区码头改造加固方法以及结构粘钢技术和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技术在码头改造中的应用。对传统方法和两种新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53.
新机作战雷达保障引导效能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机作战雷达保障引导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雷达保障引导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二级模糊评判模型,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和综合效能评定原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实例对新机作战雷达保障引导效能进行了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454.
地铁车站BAS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车站BAS结构设计中的控制器,网络及控制箱分布等问题作简要分析.认为控制器宜选择PLC的中高端产品,数量不宜过多;网络宜采用分层结构,利用工业级网络构建BAS控制层网络;系统的控制箱柜宜相对集中安装.  相似文献   
455.
为解决现有装配式空心板桥的铰缝病害, 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倒T形空心板桥; 进行了跨径8 m的倒T形空心板桥足尺模型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研究了车辆荷载作用下倒T形空心板桥各组成构件的应力、挠度和裂缝分布等, 得到了倒T形空心板桥的受力机理与破坏模式; 对比了倒T形空心板桥与带门式钢筋空心板桥的受力性能, 验证了倒T形空心板解决铰缝开裂问题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 倒T形空心板桥的破坏过程分为弹性阶段、空心板开裂阶段、现浇结构层混凝土开裂阶段和受拉钢筋与钢板屈服阶段, 其整体受力性能良好, 极限荷载是带门式钢筋空心板桥的1.4倍; Ω形钢板上方受拉区混凝土首先达到拉应力限值3.17 MPa, 是受力薄弱部位; 由于Ω形和L形钢板的设置, 现浇结构层混凝土开裂时, 与结构层等高度的各结合面处的法向和切向黏结应力均不会超过限值2.30和0.29 MPa, 避免了结合面的黏结失效; 与带门式钢筋的空心板桥相比, 倒T形空心板构造不会减小空心板的开裂荷载, 且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开裂在空心板开裂之后, 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空心板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铰缝先于空心板开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6.
为了改进装配式空心板桥横向受力性能,设计了在铰缝结合面上利用连续钢板代替间断钢筋和改进铰缝结构与填充材料的2种铰缝改进措施,采用局部模型试验计算了铰缝结合面的法向和切向强度,提出了采用间断钢筋和连续钢板的铰缝结合面抗弯、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模型试验值与公式计算值的误差不超过10%,表明所提出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采用连续钢板的铰缝结合面承载能力;未采用结合面钢筋的深铰缝,结合面法向强度为1.29 MPa,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的39%,结合面切向强度为0.45 MPa,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1.5%;采用间断钢筋和连续钢板的铰缝结合面法向强度较未采用结合面钢筋的铰缝分别提高了98%和73%,结合面切向强度分别提高了71%和78%;普通混凝土浅铰缝结合面法向强度为1.30 MPa,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的40%,结合面切向强度为0.33 MPa,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1.1%;采用UHPC填充深、浅铰缝的结合面法向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填充深、浅铰缝分别提高了13%和21%,结合面切向强度分别提高了64%和94%。   相似文献   
457.
发生火灾时为乘客营造安全的撤离路径是地铁车站环控系统的重要任务.针对地铁车站环境控制系统设计中常用的两种紧急通风模式,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采用重正化群(RNG)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对待建地铁车站内列车中部火灾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站台上的温度场、气流速度场和烟气浓度的分布.通过分析和比较,认为在列车中部发生火灾时,仅依靠事故风机难以营造安全的疏散路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数值模拟方法在地铁车站环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地铁车站环控设计中紧急通风模式的选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58.
把无线传感器应用于危险品灾难应急救灾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根据危险品灾难应急救援系统的概况。详细介绍了应急救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结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软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459.
为提升护岸结构外观的美学观感,依托京杭运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结合安全耐久、绿色环保、生态人文的理念,提出了适用于内河桩基式承台护岸造型混凝土的相关要求,根据现场浇筑试验确定了造型样式,对造型模板材料进行了比选,并改进施工钢模板,经过混凝土浇筑养护后,得到了适用于内河航运需求的护岸造型混凝土。以新方法实现了内河航道文化传承的烙印,展现了厚重的运河文化历史特征,表现出绿色航运和人文特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0.
为了提高铰缝结合面的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解决空心板桥横桥向受力问题,研究了采用横向预应力的装配式空心板桥的受力性能,采用局部模型试验的方法分析了铰缝结合面受力机理,采用足尺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空心板桥整体受力性能,并基于铰缝结合面受力机理,确定了横向预应力的上、下限,进而提出了横向预应力设计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横向预应力结合面的法向和切向黏结强度分别为1.40~1.45和0.50~0.62 MPa,较未采用横向预应力分别提高了8.1%~12.5%和12.4%~38.3%,而且提高横向预应力可以提高结合面的法向和切向黏结强度;采用横向预应力的空心板桥足尺试验模型的破坏模式表现为空心板的开裂破坏,试验过程中未出现铰缝开裂现象;横向预应力的施加可以提高空心板之间的横桥向联系,避免结构由于铰缝结合面损伤而丧失横向传递荷载的能力并导致结构破坏,提高空心板桥的极限荷载;提出的横向预应力设计计算公式可以较好地计算空心板桥横向预应力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