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129篇
公路运输   506篇
综合类   608篇
水路运输   454篇
铁路运输   302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41.
为及时掌握区域公路网运行状况和准确识别瓶颈路段,本文基于可靠度的计算结果,通过点段重要度数据和路网模型分配数据计算,识别出重要路段集,再结合可靠性薄弱数据集,取二者的交集为瓶颈路段。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也为交通管理者识别和改善路网瓶颈路段通行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2.
对焊接初始缺陷于船体梁极限弯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热传递分析得到焊接结构的温度场,进而采用热弹塑性分析得到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将得到的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作为结构的初始缺陷,对船体梁的极限弯矩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焊接初始缺陷对船体梁极限弯矩的影响不宜忽略,热传递及热弹塑性分析的方法可较好地模拟船体梁极限弯矩分析中的焊接初始缺陷.  相似文献   
943.
针对常规机舱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日趋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船舶机舱设备的监控要求,提出并开发了一套基于数据挖掘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实现常规机舱监控系统的监控功能,而且融入了智能数据挖掘技术,可实现在线数据挖掘和分析,扩充了监控系统的内涵。设计了基于数据挖掘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硬件和软件部分,给出了适合船舶机舱数据挖掘的聚类算法,并利用该算法结合实船数据进行了挖掘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界面友好、挖掘方法合理,满足实船数据处理要求,为船舶机舱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4.
为了研究立管涡激振动模型试验与实尺度立管涡激振动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文章从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出发,基于涡激振动预报方法的理论分析;通过对模型试验中按照相似理论换算得到的流速进行调整的方法,改变模型立管的涡激振动响应,并逼近实尺度立管的涡激振动响应.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试验流速,提高试验的雷诺数,可以使立管模型的涡激振动响应模态数、无量纲振幅RMS(A/D)响应与实尺寸立管很好地符合.针对不同的缩尺比模型,给出了立管模型试验流速与其模拟的真实流速之间的对应关系式.  相似文献   
945.
为系统分析纵连无砟轨道与桥上无缝道岔在制动力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规律,以武汉—广州客运专线雷大桥铺设博格纵连式无砟道岔为例,将客专18号渡线、纵连式无砟轨道、桥梁和墩台视为整体,建立了岔-板-梁-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分析制动力作用下道岔、道床板、桥墩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力作用下,基本轨制动附加力及位移随道床板伸缩刚度的减小而增大,但板轨相对位移未超过1 mm;限位器和间隔铁的纵向力及心轨、尖轨处板轨相对位移受无砟轨道结构的影响较小,限位器未贴靠,间隔铁力最大未超过13 kN;道床板制动附加力随伸缩刚度的降低而减小,减小量最大达到3 832.9 kN,位移则增大,最多达到17.4 mm;道床板伸缩刚度和滑动层摩擦因数减小对桥墩受力不利;当滑动层摩擦因数μ≤0.2时,取消固结机构,桥墩纵向力减小值接近500 kN.  相似文献   
94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中新型U梁及传统型式箱梁两种不同型式桥梁,分别从线路纵向阻力及桥墩水平刚度等方面,对桥上无缝线路钢轨受力、桥墩受力、桥梁挠度及两种桥梁固有振动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箱形梁相比,U型梁的钢轨挠曲力较小,而桥墩受力较大.U型梁固有振动频率比箱型梁小,且U型梁的2阶横向振动出现较早.该结果为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7.
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有些平整度是由机械性能引起的,有些则是由人为操作、安排失误造成的,只有认真研究分析施工中的可预见因素,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抓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48.
基于断裂力学分析桥梁结构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断裂力学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的宏观断裂力学模型,得出适合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的模型——裂纹带模型。基于该模型,编制有限元结构分析程序——桥梁结构承载力分析系统,计算试验梁的极限承载力,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比较,验证本程序计算结果基本准确可靠,同时,与采用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计算的该试验梁承载力相比较,证明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在计算桥梁结构承载力时,安全储备较高。  相似文献   
949.
为全面、有效地分析众多指标因子对货运需求的影响并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将公路货运影响因子划分为公路货运经济因子和公路货运弹性因子两种,并给出公路货运弹性系数的因子分析法。对某省1980~2005年公路货运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计算,通过经济因子和弹性因子的关系来获取该省公路货运的弹性系数。结果表明: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公路货运需求分析,既能大大减少参与数据建模的变量个数,有效降低变量维数,同时也不会造成信息的大量丢失;各年货运弹性系数总体变化不大,能够较好地反映公路货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但利用几何平均法得到的运输弹性系数的发展趋势比较平缓,其波动范围也小于利用算术平均法得到的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950.
在我国众多中小城市的典型路段上,普遍存在机非隔离带出入口密度过大的问题,严 重影响了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和通行安全,而通过出入口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主道路交 通安全性与运行效率。以北京市怀柔城区青春路作为研究实例,应用正交实验法对交通仿真 软件进行参数标定,再使用仿真软件对出入口改善措施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正交实验 产生32 组实验方案,每个方案应用3 个随机种子,每个种子方案运行2h,结果表明:最小穿 越间隙和期望车速分布是与中小城市车辆行驶速度相关性最强的2 个参数,运用标定后的仿 真平台对青春路出入口改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后发现,合理的出入口管理措施能够使路段运 行速度提高1.8~4.4km/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