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2篇 |
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26篇 |
综合类 | 145篇 |
水路运输 | 67篇 |
铁路运输 | 29篇 |
综合运输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基于遗传BP算法的神经网络及其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传统的遗传算法与BP算法,并分析了它们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和BP算法相结合的遗传BP算法,在遗传算法的群体设计中采用小生境技术,防止优秀个体早期退化.实验证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42.
基于约束理论的多项目组合管理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项目管理时间、范围、费用三要素理论基础上,以多项目组合管理的运用作为研究方向,结合关键链多项目管理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关键链的多项目组合管理框架.该框架以关键链为基础,采用自适应缓冲区设置算法来设置关键链及非关键链上的缓冲区,通过对缓冲和关键链实施情况的分析,对各个项目总体情况进行监控,保证项目有条不紊运行.该管理框架已应用于某空调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可望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提高有关企业的生产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343.
344.
混合交通是我国城市信号交叉口最为显著的交通特点之一. 为了便于研究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并进行混合交通流仿真,从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有效利用角度,提出了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秩序度的概念,并建立了混合交通秩序度模型. 从信号交叉口的“空间资源”利用角度,建立行人自行车聚集群与机动车冲突区域模型;从信号交叉口的“时间资源”利用角度,建立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冲突时间模型,可以作为优化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最后,以混合交通秩序度和机动车延误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仿真的方法,对实际交叉口进行了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优化,经过方案比选得到一个优化控制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以混合交通秩序度和机动车延误为评价指标优化的控制方案,比以往单一考虑机动车为评价指标优化的控制方案,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更能够表征我国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345.
基于柔性轨道研究了随机不平顺下磁浮车辆的动力学特性, 在将轨道受力分解为分段链式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磁浮车辆垂向悬浮稳定性分析方法, 定义了不同悬浮力作用于各自悬浮点时柔性轨道的振动固有频率和模态矩阵; 建立了轨道分段链式结构的离散形式和轨道结构的运动方程, 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不平顺产生的随机激励转化为系统输入激励, 并将轨道随机高低不平顺作为振动激励源进行车轨振动控制; 在不同反馈控制参数下采用电压反馈双环PID控制器数值仿真车辆的悬浮状态, 并分析了轨道随机不平顺激励下反馈控制参数对磁浮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当磁浮车辆速度为50~80 km·h-1, 位移反馈参数、速度反馈参数和电流反馈参数分别为140 000、50、500时, 车辆可以从起始间隙16 mm快速定位到平衡位置间隙9 mm, 在2.2 s时即可稳定悬浮, 系统的超调量和稳态误差分别为1.50和0.13 mm, 且系统振动频率趋近于0;当位移反馈参数、速度反馈参数和电流反馈参数分别为15 000、50、400时, 磁浮车辆在轨道随机不平顺作用下的悬浮稳定性变差, 系统在9 s左右逐渐趋于稳定, 但仍旧在平衡位置上下浮动, 且系统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分别为7 Hz和0.5 mm; 当磁浮车辆的速度超出50~80 km·h-1时, 第1组反馈控制参数不再适用, 磁浮系统在1.7 s左右发散, 车辆失稳, 表明在不同车辆速度和反馈控制参数的作用下, 轨道随机不平顺能显著影响磁浮车辆的悬浮稳定性。 相似文献
346.
公交普线规划因服务对象时间、空间的分散性,是大城市公交系统中最难规划的部分。本
文分析了大规模多中心城市地区公交网络分层级功能及规划次序,重点针对普线网提出基于运
营商和用户广义成本最低的连续体近似法模型搭建方法。通过确定区域网络的普线总服务距
离,总停靠站数,以及发车间隔等决策变量的最佳值,使公交运营企业和乘客在单位时间内的广
义预期成本最小化。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北京市进行区域划分,重新优化普线网,并基于北
京市路网和兴趣点分布,校核规划的理想网络,得到能够实施的设计网络。相比现状网络,优化
后的方案在成本控制和乘客出行体验方面都得到明显提升,分别减少企业运营成本5%,减少乘
客出行时间21%,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347.
提出了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结合快速谱峭度图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CEEMD-FSK).将轴箱加速度振动信号分解成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通过快速谱峭度图和互相关系数,选取出关键IMF信号进行原信号重构.对重构信号带通滤波后进行改进型的共振解调处理,通过平方包络谱进行轴箱轴承故障诊断.将该方法应用到地铁轴箱轴承的实际故障预测和诊断中,并结合后期轴箱轴承拆装和检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48.
路段行人过街设施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路段行人过街设施分为两类:居民区过街设施与商业区过街设施。作者重点对路段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三种过街设施进行了行人通过量、车辆通过速度的交通调查和问卷调查,对各种过街设施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49.
氨水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苯酚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为载体,10%的氨水溶液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对其进行改性.利用比表面积测定法、SEM及Boehm滴定法表征了氨水改性活性炭的表面理化性质.以苯酚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活性炭投加量及苯酚废水的初始浓度对改性活性炭去除苯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经氨水改性后,表面多处塌陷,比表面积是未改性活性炭的1.057倍,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降低,是未改性活性炭的0.421倍.在吸附时间为6h时,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均已达到平衡,改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量为152.763mg/g,比未改性活性炭的吸附量提高了66%;氨水改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去除率随着pH值升高而降低,在pH值为6~7时,去除率达到61%;随着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溶液中的苯酚含量越来越少;随着苯酚废水初始浓度的提高,氨水改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去除率逐渐降低;Freundlich和Langmuir二种等温线模型均能较好的反应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行为,其中Freundlich模型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50.
基于Windows的NUBLINE船型设计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Windows的NUBLINE船型设计系统是基于多重节点B样条和面向对象设计技术的、运行于Windows之上的计算机辅助船型设计系统。本文叙述了NUBLINE系统从工作站版本、DOS版本到Windows版本的发展过程、使用面向对象设计技术的数据结构和程序流程、用B样条技术表达线型的数学原理,以及基于Windows平台的界面设计的特点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