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4篇
  免费   433篇
公路运输   1440篇
综合类   1601篇
水路运输   1040篇
铁路运输   886篇
综合运输   19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为分析高强不锈钢绞线网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剥离破坏,以加固梁端部锚固区域的剥离破坏为研究对象,以8根钢筋混凝土加固梁端部锚固试验为基础,对计算FRP加固梁和粘贴钢板加固梁端部剥离破坏的Smith和Teng模型进行修正,建立适合高强钢绞线网加固技术的端部剥离承载力计算模型。以加固梁中部的剥离破坏为研究对象,取加固梁跨中部位两弯曲裂缝之间的部分为计算单元,分析钢绞线网的受力状态,建立加固梁中部剥离破坏的粘结剪应力和剥离正应力计算模型,提出中部剥离破坏准则,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端部剥离承载力计算模型上限值取0.57,与试验相符;中部剥离承载力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仅相差3.77%,计算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842.
基于PDM的产品协同设计系统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大连、齐齐哈尔跨省异地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方面数据协同效率不高及产品研发工具、相关应用系统不断增加等问题,采用PDM提供的业务功能和SOA技术,实现产品研发过程并行化、协同化、集成化,从而得到了高效的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43.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解决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是困扰铁路行车安全的隐患之一,本文对轨道电路和现有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进一步构建整体思路,对彻底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4.
为了满足铁路通信系统在数据传输中的大容量、高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在干线铁路中利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方法,它是伪随机序列与窄带信息相乘,形成扩频谱信号进行宽带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直接序列扩频通信与GSM-R通信系统相比较,在处理增益,抗干扰能力,测距、定市和隐蔽性上有着显著优势.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应用到铁路系统中,可提升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高效快捷程度.  相似文献   
845.
本系统是针对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工程设计而研制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系统将在国内外普遍采用的AutoCAD软件平台上开发,运行于AutoCAD 2003及其以上版本的图形环境,系统的大部分操作过程只要通过点取鼠标、简单回答和点取图形菜单的简易过程即可完成.本文简要介绍了该软件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846.
周小涵  曾艳华  白赟  魏英杰  何省 《隧道建设》2016,36(11):1332-1336
除了少数圆形隧道外,大部分山岭交通隧道断面采用马蹄形或端墙式等形状。在隧道温度场的预测中,圆形断面模型能否代替马蹄形等实际隧道模型,其适应性值得研究。应用基于空气-衬砌-围岩的对流-导热耦合作用控制方程的有限差分方法,建立圆形断面模型对东北寒区马蹄形隧道温度场进行计算,并与现场实测温度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1) 圆形断面隧道模型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克服了通用有限元软件建模复杂、对硬件要求高的弊端,考虑了隧道内风流速度和入口风流温度的影响,在隧道温度场的预测计算中能够满足工程使用要求。2)隧道内风流速度和入口风流温度对隧道温度场影响较大。本文算例中,入口风流温度每升高10 ℃,二次衬砌表面温度升高约7.2 ℃,增幅均匀;从1~5 m/s,洞内风流速度每增大1 m/s,二次衬砌表面温度降低的幅度为6.6、2.7、1.5、0.9 ℃,降幅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847.
基于STIRPAT模型,选择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人均GDP、机动车保有量、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和城市化率7项指标作为我国区域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碳排放预测模型,并以1990-2016年北京市交通碳排放相关数据为基础数据做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训练样本交叉验证均方误差仅为 0.008 040,得到参数C和γ的最优值;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拟合回归效果良好,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 2和0.995 0,即模型具有良好的学习和推广能力;未来区域交通碳排放增长趋势逐渐变缓,但总量将继续呈上升趋势,社会仍然面临较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相似文献   
848.
为探索基于车联网V2P(Vehicle to Pedestrian)通信技术的行人碰撞风险辨识方法, 首先,在车联网环境下实时获取了目标位置、速度、运动方向等信息,并分析了典型人-车相 对运动场景中交通参与者的行为不确定性,进而提出了人-车碰撞区域随机几何模型;然后, 综合考虑了车联网系统的通信延时、定位误差、人-车相对运动不确定性等多因素的影响,建 立了人-车碰撞事故概率和冲突风险程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行车速度、通信延 时、定位精度等因素对行人碰撞风险辨识模型效果的影响,以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关系.本文 提出的方法对行人安全保护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结果同时指出了车联网系统通信 延时与定位精度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49.
针对目前静态交通流分配理论难以处理网络流量演化的问题,给出了基于交通流 反λ 基本图的流量分配新模型.通过不断求解新模型更新路段交通状态,明确了利用静态交通 流分配模型分析网络交通流演变的具体方法.假设网络路段均处于自由流状态,通过求解得到 平衡路段流量,判断是否达到临界流量.将路段流量达到临界流量的路段设定为拥挤状态,重 新求解平衡流量,判断是否仍存在达到临界流量的路段.依据上述思路,直到新的模型无解或 无新的路段达到临界流量.本文通过定义网络不同级别的拥挤瓶颈,完成对网络流量演化的分 析描述.算例验证了新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新理论提供了分析网络交通状态演变的新思路, 拓展了静态交通流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850.
研究了铁路网络中列车可变更运行线路下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目标是使得所有 列车偏离终到时间之和最小化.首先引入流平衡约束建立基于列车到发时刻的网络流模型,采 用商业软件GUROBI求解.同时构建了基于列车时空路径的整数规划模型,并给出了分支定 价算法,采用伪费用分支和最佳优先搜索策略加快算法的收敛.最后设计算例进行验证,通过 与GUROBI对比说明本文算法是有效的.当列车数为20 列时,求解时间减少91.6%,得到的最 终可行解距离最优解的间隔为9.72%.验证了本文分支策略较最为分数分支策略更优,列车运 行调整可变更线路相比于只能按原始线路行驶平均可降低目标函数值3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