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电涡流无损检测淬火钢轨踏面硬度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涡流无损检测淬火钢轨踏面硬度的定量分析来实现淬火钢轨质量保证预报问题,将电涡流理论与现代计算机图象处理和信号分析相结合,完成硬度测试模型建立。经不确定度分析,达到了工业上淬火钢轨踏面硬度检测±1HRC精度的技术目标,并给出了测试实例。  相似文献   
22.
在分析质心干扰的原理和影响质心干扰效果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提高箔条质心干扰作战成功概率的六种方法和途径,为舰艇指挥员正确使用质心干扰提供作战使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为了达到节材、节能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研究成功了利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无缝钢管作为毛坯,采用内高压成形技术生产微型汽车驱动桥壳的新工艺,为该工艺的产业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4.
在综合分析轨道减振效果评价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在轨道结构中的钢轨扣件、轨枕或道床等处额外提高轨道弹性的减振措施进行轨道减振效果系统评价方法研究。在相同或可比的条件下,利用轨道减振与非减振段轨旁测点铅垂向振动加速度得出1/3倍频程各中心频率分频振级的均方根差值作为轨道减振效果值,同时将1/3倍频程中心频率分频振级的最大和最小差值作为轨道减振效果评价的辅助指标。运用该方法对减振扣件、弹性短轨枕和浮置板轨道等3种减振措施的评价结果表明:在4~200Hz频率范围内减振扣件的减振效果值为5.2dB,有效的减振频率从50Hz开始;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效果值为13.5dB,满足10dB以上的减振设计要求;而弹性短轨枕的减振效果值仅为3.8dB,因轨枕空吊原因没能达到设计的减振目标。该方法不仅可以比较不同轨道结构、线路条件、运营条件以及相同轨道结构不同路段的轨道减振效果,而且可以分析轨道的减振特性。  相似文献   
25.
为探究岩体裂隙中水流的运动规律,基于真实岩体材料建立裂隙渗流模型,对裂隙中的渗流状态及渗流参数进行了研究. 区别于水泥、玻璃、亚克力、钢材等常见非石材类材质,选用天然大理石岩块为基材构建单裂隙渗流模型,开展不同隙宽(0.77、1.18、1.97、2.73 mm)的渗流试验,考察压力损失与流量的关系,探讨达西—非达西流转变的临界点及Forchheimer方程的参数量化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隙宽为0.77 mm时压力梯度与流量基本呈线性达西关系,随着隙宽和流量的增大,二者呈现出明显的非达西特征,可用Forchheimer方程描述;Forchheimer方程的粘滞项和惯性系数均可表达为隙宽的幂函数,引入雷诺数对惯性项系数进行修正可以减少误差;提出以压力梯度-流量曲线的斜率变化特征来判断达西—非达西流临界点的方法,并在本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6.
以某铁路局焊轨段为具体研究对象,讨论现有钢轨质量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分析一般性的制造企业模型,研究针对此类企业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模型和功能模块,提出一种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7.
针对济南局新建调度大楼CTC/TDCS系统的功能要求及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解决了一系列关键问题,为CTC/TDCS系统的顺利开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东莞市轨道交通2号线按120 km/h设计,已突破目前《地铁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列车超过100 km/h时,将带来舒适度降低、运行能耗增加、隧道通风、设备设施承压大、受电弓磨耗大及故障率高等问题。为解决列车高速运行带来的问题,结合具体工程条件,对舒适度、线路、车辆、隧道以及区间设备设施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关键技术标准在项目建设中实施。2号线首期段于2016年5月27日以ATO模式、最高行车速度120 km/h开通试运营。实践证明,上述关键技术保证了2号线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舒适的要求。随着城市的发展,运行速度超过100 km/h的地铁快线越来越多,2号线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给东莞后续地铁快线及其他城市地铁快线设计、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9.
从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定义出发,指出传统文献在计算捕捉概率时分析随机误差E和系统误差M时存在的问题,采用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来研究E和M的变化对超视距反舰导弹的可用外部目标指示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组合梁挠度计算的新方法——有效刚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精确计算弹性剪切连接时组合梁的挠度较为复杂,因而很难得到任意荷载作用下的解析解,一些常用荷载作用下的解析解冗长,计算繁琐.为此,GB 50017—2003《钢结构规范》中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抗弯刚度折减法,但用该方法计算时,精度不高,适用范围有局限.为此,提出了组合梁挠度计算的一种新方法——有效刚度法.该方法计算简便、力学概念清晰,且计算精度很高,与精确解析解的误差不超过1.0%;此外,还能给出组合系数的值,能非常直观地评价组合梁组合作用的大小;该方法对剪切连接件的刚度无任何限制,其变化范围可以从趋近于0到无穷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