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3篇
  免费   251篇
公路运输   1042篇
综合类   1157篇
水路运输   861篇
铁路运输   677篇
综合运输   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9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混凝土表面气泡,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同时可能涉及到结构的强度以及结构的耐久性。在结合工程实例,全面论述和分析了混凝土表面气泡产生和形成的机理,并提出了减少和抑制混凝土表面气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通信车电磁脉冲耦合及防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脉冲武器爆炸时产生的电磁效应具有极大的覆盖范围和很高的能量,对车载通信设备构成严重的威胁。目前,我军装备使用的多数通信车的电磁屏蔽性能主要用于防电磁干扰,对于强电磁脉冲武器的防护情况堪忧。在介绍电磁脉冲产生的原理及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高功率微波对通信车的耦合,并提出了电磁脉冲防护的建议,对提升我军通信车电磁脉冲防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粉房湾长江大桥引桥墩柱为双层门式,2个独立墩之间由2层横梁相连,墩柱及横梁均设有预应力钢绞线.墩柱采用翻模施工,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和钢模板组合施工的工具式移动外架施工,即施工时将移动外架固定在承台或前一节预留模板抱箍上,墩身钢筋绑扎和波纹管的定位均在移动外架上进行,每节墩身钢筋绑扎完成,吊离移动外架,进行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压浆等后续工作.  相似文献   
994.
十天(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安康段K57+265~+325路堑边坡为一典型千枚岩高边坡。原4级支护结构失效而产生滑塌,后更改为9级支护设计。对边坡滑塌成因进行了分析,运用Geo Slope通用岩土体软件对原设计方案和更改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并以这两种支护设计方案为基础分别在边坡级数、坡比、平台宽度、抗滑桩的布设位置及锚杆(索)长度等方面进行了支护方案的优化设计,给出了更为合理的6级支护建议。  相似文献   
995.
为解决国Ⅵ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在低排温、低负荷工况下存在的尿素结晶问题,采用CFD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重型国Ⅵ柴油机后处理SCR单旋流混合器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出了一种双旋流混合器.对双旋流混合器进行NO x单点转化效率试验、瞬态WHTC排放试验以及10 h发动机台架尿素结晶验证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双旋流混合器能够产生更强的旋流效果,促使尿素喷雾和尾气充分混合、蒸发分解,且使氨分布均匀性指数提高了15.19%.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旋流混合器,双旋流混合器在氨氮比为0.7,0.9和1.2时的NOx转化率分别提高1.58%,1.78% 和0.38%,N O x排放显著降低,混合器壁面未出现尿素结晶,解决了低温、低负荷工况下的尿素结晶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更加科学地预测水平冻结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竖向位移,从冻结管周围土体与地层冻胀相互作用机理和试验现象出发,提出了冻结管周围冻结土体在地层约束作用下的2种不同冻胀模式;基于热传导理论得到了冻结锋面随时间变化的移动规律,进一步联合镜像法和叠加原理,推导了均匀冻胀模式和非均匀冻胀模式下水平冻结法隧道施工时多个冻结管共同引起的地表竖向位移时空预测计算公式,并依托MATLAB软件编制了求解程序。结合工程实例,将理论解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此外,还针对隧道埋深、冻结壁厚度、不均匀冻胀性进行了参数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冻胀模式计算得到的位移分布规律与实测值在整体趋势上基本相似,且实测值介于均匀冻胀模式和非均匀冻胀模式所得理论值之间,证明了所提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均匀冻胀模式与非均匀冻胀模式计算得到的地表最大竖向位移均出现在隧道中心正上方地表位置处,但不同冻胀模式下的隧道中心正上方地表竖向位移峰值有明显差异;当其他参数相同时,隧道埋深越浅,地表冻胀位移分布越窄而高,土体冻胀模式对地表位移分布影响越大;冻结壁越厚,地表竖向位移越大;不均匀冻胀程度常数越大,地表竖向最大位移也越大。建议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用所提出的不同冻胀模式来预测水平冻结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以确保工程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997.
在比例放大透明喷油嘴空穴流动可视化试验台上,基于流体力学相似原理,在喷射压力为0.15~1.70MPa,背压为0.1MPa,环境温度为20℃条件下,使用高速数码摄影,研究了空穴产生、发展过程及对喷雾的影响,并分析了喷射压力、针阀升程对空穴流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喷油嘴内空穴流动是不稳定的,且会有膜状空穴和线空穴发生.随着喷射压力和针阀升程增大,膜状空穴和线空穴强度范围会增加.膜状空穴和线空穴都会使喷雾锥角增加,线空穴下喷雾对称度要好于膜状空穴.  相似文献   
998.
999.
轮式装载机在工作区域行驶时,避障过程频繁,以往的避障轨迹规划未考虑整车转向半径约束和车速变化,也较少考虑整车在动力学模型条件下的轨迹跟踪性能。针对上述情况,以自动驾驶轮式装载机为对象,基于最优快速随机扩展树算法(RRT*),考虑车身膨胀圆个数,生成全局最优避障路径,以整车最小稳定转向半径为约束,利用CC-Steer算法对避障路径进行平滑处理,采用路径-速度分解算法规划满足整车在加速、匀速和减速状态下的避障行驶轨迹。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考虑行驶过程中的横向位置偏差和航向角偏差,并将整车动力传动系统视为1阶惯性环节,构建装载机动力学状态空间方程。以加速度和铰接角为控制输入,以车速、横向位置偏差和航向角偏差为控制输出,建立整车动力学预测模型,以加速度、铰接角和车速为约束条件,将目标函数转换为二次规划问题,建立满足装载机在工作区域避障的模型预测轨迹跟踪控制系统。以规划的非匀速行驶避障轨迹为目标,利用构建的模型预测轨迹跟踪系统,进行自动驾驶轮式装载机的轨迹跟踪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动驾驶轮式装载机从初始位姿驶向目标位姿,实现整车在工作区域的避障过程,且在避障过程中满足整车的约束要求,保证整车在轨迹跟踪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时洪斌 《路基工程》2013,(3):129-132
针对高速公路与铁路并行路段,既有高速公路通行的大型车辆会对铁路路基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通过在高速公路路肩处设置波形护栏和混凝土挡墙,以防止车辆对铁路路基造成破坏。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车辆-挡墙碰撞模型,通过分析挡墙的极限受力,确定了最大安全撞击力,再由碰撞力计算公式反求得到车辆的初始碰撞限速和车辆限重。计算结果表明:对通过高速公路毗邻铁路路基段载重货车及大型客车进行适当限速和限重,并设置SS级波形护栏及混凝土防撞挡墙,可以起到保护铁路路基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