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0篇
  免费   273篇
公路运输   1215篇
综合类   1331篇
水路运输   966篇
铁路运输   717篇
综合运输   9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0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81.
机车入库电路中的直流电源,干扰车库附近的信号轨道电路设备,产生红光带,影响行车效率。对机车入库电路及现场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机务和信号两方面提出措施,消除轨道电路红光带。  相似文献   
882.
考察了铁路内燃机车KM型抗磨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及机车牵引试验效果.在四球摩擦试验机和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添加剂能明显提高150SN基础油和CDl5W/40柴油机油的抗磨损性能,减小摩擦系数.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电子能谱仪、显微共焦拉曼等仪器测试分析,探讨了KM型添加剂在摩擦副磨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发现:加入添加剂后,摩擦副表面在摩擦过程中生成了一层含氮、氧及碳等元素的化学保护膜;添加剂增加了摩擦副表层C元素的富集,形成含碳物相;它使摩擦副表面产生破碎Fe2O3细小颗粒.这些因素都对改善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发挥有利作用.在2个机务段进行的机车牵引试验结果表明,KM添加剂能明显增加内燃机车的运行功率,提高燃油节油效率,具有很好的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83.
阐述铁路隧道振动产生原因和传播特点.从理论分析模型、隧道结构振动响应、隧道地基土振动响应、环境振动响应及减振措施等方面,综述铁路隧道振动问题研究的进展.认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计算模型不完善;缺乏对隧道结构长期动力特性的研究、对高速铁路隧道动力响应的试验研究;减振措施缺乏针对性.指出今后的研究工作重点应是:将材料损伤本构关系引入到隧道振动响应数值模型中,建立以轨道、隧道和围岩为一体的、考虑结构损伤在内的完整数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隧道结构长期动力特性;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开展现场测试、动力模型试验;采用数据分析与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各工况的环境振动响应,提出针对不同地层和结构埋深的最优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884.
提高铁路集装箱空箱调配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铁路集装箱运输回送铁路空箱盼现状,阐述了集装箱在调配铁路空箱中存在的集装箱办理站布局的不合理性、调配空箱与实际需求脱节、信息数据失真不利于调配空箱等问题,提出,了提高铁路集装箱空箱调配效率、减少运输或琴的猪施,  相似文献   
885.
分析了影响单司机不间断嘹望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通过加强培训、简化监控装置操作、简洁简化调度命令及其传递、优化联控、提高机车质量、对机车进行适应性加装改造等措施,以提高单司机作业的不间断嘹望率,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86.
客运专线网络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综合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图的铁路企业运营效益和旅客出行费用,以铁路企业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车站整备能力、车辆总数和列车编组辆数等能力资源限制以及列车到发作业相容性为约束,建立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综合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分别基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列车运行图的换乘网络进行客流分配,将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列车运行图优化有效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的综合优化算法。算例分析表明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的综合优化既能保证铁路企业的收益,又能够有效提高旅客换乘质量。  相似文献   
887.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铁路沿线短时风速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测风速数据进行Kalman滤波,去除实测风速数据的偏差;通过归一化处理,消除数据中的冗余成分;针对RBF神经网络的预测误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的问题,采用滚动式训练方法在线训练RBF神经网络;用训练好的RBF神经网络进行风速预测,再对预测结果进行反归一化处理,得到最终的预测风速.仿真结果表明,运用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铁路短时风速预测方法对短时风速进行预测,最大相对误差仅为5.92%,可满足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中风速预测子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88.
在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试验段,运用大型原位浸水试验,研究路基浸水后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地基的浸水规律以及地基土湿陷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地基分别在浸水60和50d时,浸水附加沉降发生突变;浸水约19 d浸润角达到最大,因此路基坡脚附近因降雨或其他原因形成的积水滞留时间不应超过19 d;浸水87 d柱锤冲扩桩路堤的沉降量为1.7~5.1 mm,挤密桩为26.2~51.3 mm;长时间持续浸水后柱锤冲扩桩路堤的总沉降量仅为3.8~7.4 mm,而挤密桩路堤的总沉降量则高达62.3~103.1mm,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一定要加强挤密桩路段的防排水措施,避免局部积水,以保证行车安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浸润角为38°~42°,故建议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铁路时,距路基坡脚一定范围内不能有鱼塘、水池等长期积水设施.  相似文献   
889.
根据铁路货检作业的实际需求,研发货检移动手持系统.系统的物理拓扑结构分为应用服务器、集中控制服务器、无线接入点和手持终端4部分,逻辑结构分为系统应用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3层.通过终端功能的开发、信息的集成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实现了数字、图片与语音的融合.货检移动手持系统具有对讲、拍照、定位和信息反馈等功能,从而实现了货检作业的移动办公.货检移动手持系统在兰州局的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该系统,实现了货检作业的全程控制和闭环管理,提高了货检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90.
针对铁路道床吸污车吸污效率不足和二次污染问题,建立吹吸装置仿真模型,选取钢轨打磨后道床上常见且密度大的铁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吹风速度情况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提出新的改进方案,并对其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直径为5 mm的铁屑在改进后吹吸装置内的运动轨迹较为规则,颗粒基本可以有效的被吸走;高速气流区域较改进前增大,提高了吸尘效率;改进后的吸尘口位于两侧,不存在吹风气流逃逸造成二次污染现象,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