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7篇
  免费   267篇
公路运输   1209篇
综合类   1329篇
水路运输   965篇
铁路运输   717篇
综合运输   9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0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992.
新能源汽车的能耗及其经济性与行驶工况高度关联。为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能耗进行合理评估,以西安市为例,分别应用聚类分析法、聚类马尔可夫分析法、短行程车速-加速度(Velocity-Acceleration,V-A)矩阵法和变步长V-A矩阵法构建城市客车运行工况,并进一步提出基于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SOM)神经网络聚类的V-A矩阵法。对5种方法构建的工况进行对比和误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应用全局优化方法——庞特里亚金最小值原理设计能量管理策略,分析车辆能耗和经济性以及5种工况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法构建工况的平均特征值误差最大,计算量较大;变步长V-A矩阵法的平均特征值误差小于聚类法,计算量最小;短行程V-A矩阵法与变步长V-A矩阵法误差接近;聚类马尔可夫法的误差居中,计算量最大;基于SOM聚类的V-A矩阵法的平均特征值误差最小,能反映不同路段以及运行时间的差异,且能在聚类之后快速提取短行程的同时兼顾速度和加速度的分布;从能耗角度来看,基于SOM聚类的V-A矩阵法的能耗在5种方法中居中;聚类分析法构建的工况平均车速低于其他工况,但加减速频繁,能耗成本最高;聚类马尔可夫法由于对车速进行平滑处理,加减速频繁程度最小,能耗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993.
开展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滚动振动台架试验研究,最高试验速度为600 km/h,包括在准轨1435 mm和宽轨1520 mm轨距线路上的蛇行稳定性、运行平稳性和轮轴横向间隙动态变化情况.准轨线路的钢轨廓形为CN60,轨底坡1/40;宽轨线路的钢轨廓形为俄罗斯P65,轨底坡1/20.试验结果表明,在2种轨距线路上,变轨距转向架的线性临界速度均在600 km/h以上,实际轨道激励下临界速度大于440 km/h,满足线路实际400 km/h运营需求.平稳性指标小于2.0,舒适度指标小于1.5,满足标准限值要求;轮轴横向间隙动态变化量小于0.7 mm.  相似文献   
994.
伴随着"冰上丝绸之路"口号的提出,也为开发北极航道带来了空前的机遇。而北极航区有大量的浮冰存在,船舶航行时难免会遇到船与冰碰撞的问题。在查阅相关文献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ANSYS/LS-DYNA建立船舶--浮冰碰撞模型,分别对不同船舶夹芯式舷侧结构与普通结构和浮冰碰撞的损伤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根据对数据结果的比较分析选取出一种较优的抗冰载荷作用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95.
随着城轨云信息化技术和全自动运行技术的发展,全自动运行系统承载于云平台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是国内首条基于城轨云的全自动运行线路.重点介绍了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全自动运行系统的5大专业(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站台门、车辆)基于城轨云平台的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96.
袁泉  陈小鸿 《城市交通》2021,19(2):29-36,89
在供应链全球化和电子商务时代,城市物流需求不断增长,相关活动在高度异质性的城市空间中产生了日益突出的负外部性影响.基于物流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从不同的时间响应和反馈机制角度对物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归纳.结合供应链管理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探讨不同空间尺度物流环境影响治理的目标与途径.建议未来相关研究以时空关系及其变化过程作为评价和度量物流活动环境影响的重要方向之一,进一步依靠大数据应用等技术支持,探索城市物流在需求快速增长、环境空间资源有限、多利益主体博弈的背景下,面向以人为本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997.
为达到驾驶人早发现隧道洞门、早适应环境变化、早决策驾驶行为的目的,通过分析隧道入口区域行车环境下的视距视区与交通安全问题,借鉴常见的线条形视线诱导设施(如反光环、反光条、弹性交通柱等),构建隧道线性诱导系统,并提出基于线性诱导的隧道入口区域改善方法。另外,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集白天与夜间环境下注视点的位置数据; 将注视区域分为5类,并分析注视点在各区域的视觉转移特性,评价隧道入口区域改善前后的效果。结果表明: 1)隧道线性诱导系统具备形式多样、较大尺寸、可以勾勒轮廓、发光分散等特点,同时可以以低成本提升隧道光环境的安全性。2)隧道入口区域改善前,驾驶人的注视点以较大概率出现在前方近处。3)改善后,驾驶人的注视点以较大的概率出现在前方远处,表明改善方案使得驾驶人的视距充足; 改善后注视点在主要分布区域的注视概率变动比改善前更为缓和,表明驾驶人的视区变化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针对行动导向法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为出发点,分析了当今高职学生的特点,探讨了行动导向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方法和存在问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切实缩短学生自身素质与岗位要求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999.
1000.
清风枢纽位于曹娥江干流中游段,为满足上游水运需求,需改建现状枢纽,并新建船闸一座。枢纽泄洪闸泄水方向斜交新建船闸下游引航道,使船闸下游水流条件较复杂,通航条件相对较差。为保证船闸下游引航道正常通航,建立曹娥江中游段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并开展计算,通过布设不同导流墙研究其对通航水流条件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1)平行于引航道的导流墙可以更好地改善航道内水流条件,改善效果70%~90%。2)延长导流墙长度可进一步改善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效果可达100%。3)导流墩对纵向流速的改善效果优于横向流速,纵向流速的改善效果为100%,而横向流速的改善效果小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