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58篇 |
免费 | 34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142篇 |
综合类 | 1299篇 |
水路运输 | 936篇 |
铁路运输 | 731篇 |
综合运输 | 9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9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149篇 |
2021年 | 228篇 |
2020年 | 142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153篇 |
2014年 | 220篇 |
2013年 | 259篇 |
2012年 | 291篇 |
2011年 | 304篇 |
2010年 | 313篇 |
2009年 | 299篇 |
2008年 | 267篇 |
2007年 | 287篇 |
2006年 | 267篇 |
2005年 | 241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19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分析波纹管涵洞冻胀下的受力机理,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对多年冻土地区采用的金属波纹管涵洞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具体分析了在底面两端产生不同的冻胀量时,换填厚度、壁厚、上部填土厚度对涵管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常用直径为1m的波纹管涵洞适用的结构形式;同时得出了金属波纹管本身具有较大的横向补偿位移的能力,可适应较大的变形和沉降要求. 相似文献
102.
针对目前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阈值单一、未考虑道路交通状况差异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城市道路等效通行能力和密度比的评价方法,提出新的充分考虑道路不同交通状况的交通影响分析阈值计算方法.根据密度比评分标准,将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划分为若干等级,对各等级道路提出了相应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出行阈值. 相似文献
103.
刘小渝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44-46,84
在钢管砼桥梁中,钢管内砼的压注质量是保证桥梁总体质量的关键.通过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和方法的介绍,以合阳嘉陵江大桥利用超声波检测确定出主弦管内砼的质量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的工程实例,阐述了超声波检测在钢管砼桥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基于随机有限元的梯度优化算法引入拥有随机参数的框架可靠度分析.并编制计算程序与精确解Monte-Carlo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该文方法用于框架结构可靠度分析是可行、可靠的,既避免了Monte-Carlo法计算量过大的缺点,又比传统的定值分析方法更合理,更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05.
讨论人工智能技术的分类,分析模糊逻辑、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主体(A-gent)和基于案例推理(CBR)技术等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在避碰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避碰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6.
由于钢箱梁的顶板、底板和腹板均较薄,在荷载作用下会由于截面变形产生畸变应力而发生局部屈曲和腹板压皱等现象.为了提高钢箱梁的承载能力,设置横隔板是较为有效的措施.针对横隔板对钢箱梁畸变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横隔板的位置和间距对钢箱梁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城市道路安全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城市道路安全状况的因素众多且具有模糊性的特点,采用模糊模式识别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型来评价城市道路安全状况.建立了城市道路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应用集值统计法对指标特征值进行了量化.通过对大连市黄河路的评价实例证明,该模型实用性较强,可用于完善道路安全设计及辅助道路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08.
研究氨气和氮气混合气氛的成分对渗氮速率的影响,测定了渗氮层的显微组织、渗氮层氮浓度分布及有关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渗氮时,通入适量的氮气能使渗氮速率提高13%,改善渗层的组织与性能,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9.
110.
�����м�վ�������ģ��ȷ�������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交中间站是实现旅客沿途乘降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公交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土地发展与公共交通发展初期,简单的公交中间站设置便可满足车辆停靠与旅客乘降需求。但当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大,公共交通线路规模不断扩张时,在某些线路密集、人流众多的公交中间站点,简单的站点设立方式已不能满足车辆停靠及旅客乘降需求,车站在站滞留时间过长,公交服务水平急速下降。此时,必须对车站的形式、规模进行必要的研究,以保证能力与需求的良好协调,从而降低车辆在站滞留时间,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保障公交的正常运营。针对此问题,论文对公交中间站的形式分类及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公交中间站通过能力的计算以及广州公交运营实际,研究了通过车辆停靠数、旅客乘降量以及用地条件等因素确定公交站形式与规模的方法,并举出了实例,可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