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9篇
  免费   258篇
公路运输   1033篇
综合类   1154篇
水路运输   855篇
铁路运输   658篇
综合运输   8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9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八堡船闸出口位于七堡弯道强潮河段,水流泥沙条件极其复杂。为满足通航要求,需要采取综合整治措施。针对河势变化、航槽水深、通航水流条件、闸下引航道泥沙淤积、出口通航保证率等问题,采用河床演变分析、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船模及实船航行试验等综合方法和手段进行深入研究,验证了船闸出口河段岸滩综合整治方案。结果表明:通过清理残坝、缩短丁坝长度以及增建导航堤等工程措施,促使航道主槽靠近船闸出口,显著提高口门区通航保证率,闸下引航道和口门区泥沙淤积量在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102.
阐述了油库常用安全阀排量、口径、开启压力的计算和确定方法,重点分析了油库和机场特定部位安全阀开启压力和公称通径的计算过程和考虑要素,并说明了安全阀定购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3.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对改善建设工程类学生学习与就业状况非常必要.为此要在加强工学结合、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适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对于建设工程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应围绕相关工程项目实例展开,培养学生较完整地从事实际工程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04.
阐述了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4个阶段,高速公路加宽时要考虑的问题,以及高速公路改扩建形式。  相似文献   
105.
对影响钢筋焊接质量因素进行了分析,从钢筋焊接的技术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6.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和金融学高等教育变革带来的挑战,要求不断创新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要求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本文基于对新世纪金融发展趋势的分析,并考虑到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相对滞后性,从而阐述了新世纪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进而提出了金融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和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7.
中央汇金投资公司成立已有两年多,外界和业内对之评论颇多.文章从中央汇金的性质和职能入手,通过分析其投资路线,认为其已转变为纯粹的金融投资控股公司,并提出了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探索以国有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体现所有者监控职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8.
船载防避台智能决策支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船舶防避台实践经验、典型案例和领域科研成果为基础,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船载防避台智能决策支持技术.它由电子海图、船舶动态管理、台风信息查询和台风路径自动标绘、船-台综合态势实时计算和模拟避台、避台智能决策等5个分支组成.综合运用相似理论、天气图方法、卫星云图分析法、台风数值预报等学科理论,构建船舶防台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实现对船舶和台风路径全过程实时跟踪和监控、船-台态势分析、威胁等级判断、台风路径补充改正和航线天气预报、避台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研究榆林地区风积沙的工程技术分类,依托陕西省榆林市境内穿越风积沙地区的国道210陕蒙段和省道204榆靖段的改扩建工程,采集沿线风积沙样,对沙样进行了筛分、含泥量、液塑限等试验,分析了筛分试验结果和级配指标,确定了风积沙分类的划分依据,对榆林地区风积沙进行了工程分类,并通过击实和强度试验,进行了验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  相似文献   
110.
对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的缺失进行了阐释,对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缺失的归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在数字化教育构建中人文精神应注重和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