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55篇 |
免费 | 45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508篇 |
综合类 | 1749篇 |
水路运输 | 1432篇 |
铁路运输 | 861篇 |
综合运输 | 1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217篇 |
2021年 | 289篇 |
2020年 | 229篇 |
2019年 | 108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245篇 |
2014年 | 285篇 |
2013年 | 306篇 |
2012年 | 395篇 |
2011年 | 401篇 |
2010年 | 418篇 |
2009年 | 379篇 |
2008年 | 382篇 |
2007年 | 397篇 |
2006年 | 367篇 |
2005年 | 300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梯形轨道系统动力特性及减振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锤击法,对梯形轨道系统(简称梯轨)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利用变时基传递函数细化分析方法,解决力信号时域波形精度与加速度信号频率分辨率之间的矛盾,提高低频脉冲频响分析精度。根据锤头材料的锤击特性和试验研究的频率范围,分别选择尼龙和钢制锤头进行梯轨模态和减振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梯轨的低阶模态分布比较密集,基频为48.6Hz,前3阶模态的阻尼比较高,1阶阻尼比最大,达到6.64%;梯轨的工作频率约为50Hz,在梯轨工作频率之上1/3倍频程中心频率处,传递损失不随锤击力的大小而变化,梯轨的振动衰减系数为常数;梯轨具有较高的减振作用,在0~1000Hz频段传递损失在45dB左右。 相似文献
932.
目前,电力远动技术在高速铁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功能上得以增强,对确保运输安全供电及快速抢修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以郑西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为例,介绍其构成、功能及应用情况,并结合现场实际,对电力线路故障点判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33.
934.
贯通线全电缆线路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长期以来我国普速铁路10kV贯通线采用架空方式为主、电缆线路为辅,10kV贯通线中性点采用不接地系统。高速铁路10kV贯通线大量使用电缆线路,长距离电缆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远大于架空线路,且10kV贯通线电缆线路与通信信号电缆长距离接近平行敷设,应对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综合研究,提出适合我国高速铁路10kV贯通线全电缆线路特点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以指导工程设计。研究结论:经调压器供电的10kV贯通线全电缆线路中性点宜采用低电阻接地,当调压器容量为250kVA及以下时,中性点可采用直接接地;低电阻接地的电阻值宜按单相接地电流小于400A、接地故障瞬时跳闸方式选择;变配电所接地网电阻值宜按R≤1Ω设计。 相似文献
935.
针对既有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技术,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既有动态轨距优化方案道岔与传统道岔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既有优化方案可以改善岔区轮轨接触关系,保持车辆正弦曲线的运行轨迹;但部分动力响应幅值还有些偏大,考虑对即有优化方案参数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改变轨距加宽区长度、加宽最大值等参数,设计了5种新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对比,确定出了最佳方案.再对最新优化方案与既有优化方案进行动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缩减加宽区长度对提高车辆直逆向通过能力、减少尖轨受力是有利的;改变轨距加宽区长度、加宽最大值对侧逆向过岔而言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36.
对下承式64 m双线钢桁结合梁,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滑移,采用空间梁、板壳单元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钢梁与混凝土板间的连接根据剪力钉刚度,采用弹性连接模拟,通过二期恒载、混凝土桥面板收缩徐变工况的计算分析,研究下承式钢桁结合梁受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下承式钢桁结合梁中由于混凝土板与主桁下弦杆共同作用承受纵向拉力,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滑移对桥梁结构内力影响较大,设计计算时不适合采用钢梁与混凝土板刚接或换算截面法,建议根据剪力钉刚度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采用弹性连接模拟,不同荷载工况可按结构受力对剪力钉刚度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937.
为了使减速顶在编组场更好的发挥减速、制动功能,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减速顶使用和维修不当的影响,开发研制了TDJCS-14型室内油气压力检测仪。TDJCS-14型室内油气压力检测仪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减速顶的自动化维修程度,保证了减速顶的维修质量。 相似文献
938.
基于位移反分析法的盾构掘进面土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由于刀盘的挤压作用,土仓压力不等于掘进面土压力。为研究二者的关系,提出基于位移反分析法的盾构掘进面土压力计算方法。建立模拟盾构掘进的ANSYS三维模型,结合盾构前方土体(或构筑物)的实测变形数据,调用ANSYS优化分析模块计算盾构掘进面土压力。该方法的适用区域为:位移监测点位于主要受掘进面土压力挤压作用区域的土体内。以上海地铁7号线上行线隧道斜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下行线隧道盾构施工工程为例,采用该方法对掘进面土压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本工程中的适用范围为盾构掘进刀盘距既有隧道中心线6~18m的区域;掘进面土压力约为土仓压力的1.17倍。 相似文献
939.
利用一种新型ZVZCS拓扑对铁路客车DC/DC电源主电路进行设计与分析。仿真及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C/DC电源能够实现零电压零电流开关功能,完全能满足铁路客车DC/DC电源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40.
采用地质钻探、原位测试、物探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勘察方法,研究了公安长江大桥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特征、水文地质、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等地质特征,并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