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全地形越野车前双横臂独立悬架与转向系统的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全地形越野车使用中前轮磨损严重、转向横拉杆易断裂、悬架与转向系统球头磨损严重等问题,建立了该车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断开式转向系统的运动学分析模型,以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轮胎的横向滑移和两个前轮的转角关系与由阿克曼定理确定的转角关系之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其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进行了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结果试制的新车,解决了原车悬架与转向系统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工程实际中,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参数不确定性,且不确定参数间往往同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独立性。本文中引入多维平行六面体模型处理系统参数相关性和独立性并存的情形,结合蒙特卡洛法提出了一种悬置系统固有特性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并给出了方法的分析步骤。对某悬置系统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处理系统不确定参数的相关性和独立性,与未考虑参数相关性的区间方法相比,该方法能获得更为合理的固有频率和解耦率区间范围;对于给定的研究模型,其左右悬置点的刚度相关性对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比较明显,在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车用往复式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基于泵体几何参数、电机工作参数、进排气单向阀的压力损失与干摩擦损失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往复式真空泵性能计算模型,并给出了往复式真空泵的真空度、到达指定压力所需时间和功耗的计算方法。计算并实测了某款往复式真空泵的性能,其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所建立的往复式真空泵性能计算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悬置扭转刚度的条件下,为带防扭拉杆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立了包括拉杆模型在内的动力总成-拉杆系统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一实际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动力总成的位移、悬置的位移和力.结果表明,在动力总成承受大转矩或碰撞的工况下,采用实际的拉杆模型(两点模型)能得到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DF50160架桥机的工作流程,根据原始尺寸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架桥机的3D虚拟样机模型,利用其插件COSMOSWorks对架桥机主梁进行了分析,并在最不利工况下对架桥机的主梁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担负着晋煤外运任务的大秦线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大秦接入网就是为整条大秦线提供通信保障的传输及接入系统。1大秦线的组网根据大秦线各站的业务需求,整条线共开设2套传输系统,共56个网元。采用中兴公司ZXSM二型机和600V2设备。其中:大同、湖东、阳原、涿鹿、延庆、茶坞、蓟县西、遵化北、卢龙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氟骨症合并截瘫的发生机理、研究防治对策,作者通过对30例氟骨症合并截瘫患者的临床特点、X线、生化、肌电图、手术等的观测,对其发生机理与防治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氟骨症血清CT、Ca、P等的变化,研究其意大,本组采用美国DPC公司提供的降钙素放免药盒,对60例氟骨症患者检测的结果为:血清CT、Ca、P水平显著降低,AKP活性升高;CT水平与[Ca2+]呈正相关,而同X线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19.
重点介绍宜万铁路无砟轨道为确保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等控制指标,实施技术培训、标准化管理程序和工作内容,严格沉降评估、施工先行段验收、技术和管理总结等三阶段评估和验收的建设管理要点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Designs and analyses of seat-suspension systems are invariably performed considering effective vertical spring rate and damping properties, while neglecting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due to kinematics of the widely used cross-linkage mechanism. In this study, a kineto-dynamic model of a seat-suspension is formulated to obtain relations for effective vertical suspension stiffness and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as functions of those of the air spring and the hydraulic damper,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relations are verified through simulations of the multi-body dynamic model of the cross-linkage seat-suspension in the ADAMS platform. The validity of the kineto-dynamic model is also demonstrated through comparisons of its vibration transmission respons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model is used to identify optimal air spring coordinates to attain nearly constant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suspension, irrespective of the seated body mass and seated height. A methodology is further proposed to identify optimal damping requirements for vehicle-specific suspension designs to achieve minimal seat effective amplitude transmissibility (SEAT) and vibration dose value (VDV) considering vibration spectra of different classes of earthmoving vehicles. The shock and vibration isolation performance potentials of the optimal designs are evaluated under selected vehicle vibration superimposed with shock mo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hicle-specific optimal designs could provide substantial reductions in the SEAT and VDV values for the vehicle classe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