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91篇
公路运输   272篇
综合类   339篇
水路运输   305篇
铁路运输   140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4 毫秒
831.
基于PERCLOS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RCLOS法能方便的对驾驶员进行实时、非接触式疲劳检测,文章介绍了PERCLOS测评驾驶疲劳的机理、测量步骤及具体算法的实现过程,为驾驶员疲劳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颖快捷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832.
本研究参考所选钻孔浇筑桩案例原型,借助专业PLAXIS3D工程有限元计算系统,对路桥钻孔浇筑桩上桥下路施工期应力状态开展测算分析,以探究不同工序过程下的桩体受力特性,为同类工程应用提供研究和技术参考,助力实现优质高效的钻孔浇筑桩路桥工程。  相似文献   
833.
当隧道穿越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的高地应力区,特别是隧底下伏缓倾软硬互层岩体时,易发生隧道底鼓变形。选用侧压力系数、岩层倾角、围岩厚度、围岩弹性模量、隧道埋深5种影响因素,通过FLAC 3D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单一影响因素和多因素耦合对隧道底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单一影响因素下,隧道底鼓量随侧压力系数和围岩厚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围岩倾角和围岩弹性模量增加而减小,随隧道埋深增加而增大;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各因素对隧道底鼓的影响显著性排序依次为隧道埋深>侧压力系数>硬质岩弹性模量>岩层倾角>硬质岩岩层厚度。  相似文献   
834.
动态子结构法在地铁列车引起地基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动态子结构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隧道地基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隧道和地基表面的动力响应;通过与有限元整体建模分析法进行比较,验证动态子结构法的准确度。探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中主模态截断数与分析频率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地基子结构模型中人工边界的施加问题。计算表明: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能够明显地减少建模及计算工作量,缩短计算时间,减少存储空间,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可在地铁环境振动分析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35.
潜器水下悬停是一个非线性过程,随潜器状态及航行环境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简要论述了潜器水下悬停的概念及对潜器的意义,研究分析了潜器水下悬停运动的数学模型及干扰力数学模型,将模糊控制技术引入潜器水下悬停控制过程中,通过仿真与传统的控制方式比较证明模糊控制具有的控制优势。  相似文献   
836.
一种基于航位推算的水下机器人导航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智能水下机器人(AUV)导航信息较少的特点,进行了基于航位推算的AUV导航系统研究.首先利用传感器信息进行了航位推算,然后建立了基于一阶时间相关函数的辛格模型,利用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推算结果进行了次最优估计,提高了系统的跟踪能力,改善了导航精度,同时对GPS数据进行了野值剔除.松花湖上的试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7.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通航孔斜拉桥施工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北通航孔斜拉桥为背景,根据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对全桥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施工控制研究.利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和影响矩阵法进行合理成桥状态分析和合理施工状态的分析,按照自适应与反馈理论结合的施工控制方法进行施工过程控制,北通航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文中介绍的理论分析和施工监控方法是合理的,对同类型桥梁的施工监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8.
未来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和传统车辆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决定了CACC技术对交通拥堵、能耗排放的改善程度.鉴于此,研究不同CACC渗透率时这种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应用基于轨迹数据标定的IDM(Intelligent Driver Model,IDM)模型和由加州伯克利PATH实验室实车测试验证的CACC模型分别作为传统车辆跟驰模型和CACC车辆跟驰模型.依据传统车辆在扰动下的稳定性,确定高稳态速度和低稳态速度,并考虑两种车型相对数量、相对位置的随机性,设计数值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稳态速度下,不同CACC渗透率时混合车队均整体稳定;在低稳态速度下,当CACC渗透率较小时,车队整体不稳定,CACC渗透率需达到50%以上时,才有可能使得混合车队由不稳定转变为稳定.  相似文献   
839.
庄鸣曦  侯永平  万钢 《汽车科技》2006,(3):41-44,51
介绍了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稳态特性分析工具——FCESPAT,该软件可以根据试验数据建立极化曲线、辅助功率、氢气消耗量等模型,并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稳态特性进行分析。该软件大大简化了试验数据的处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40.
基于Pro/E建模的汽车油管检具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汽车油管检具的设计、加工、检测的方法,阐述了ProE/装配模型中的零部件标识机制、零部件的空间位姿的表达、装配体中零部件间的坐标转换,最后给出了获得检具检测坐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