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85篇
公路运输   254篇
综合类   265篇
水路运输   281篇
铁路运输   129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索塔施工采用C50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并要求外观达到清水混凝土质量目标。针对索塔混凝土结构施工实践及实际的使用环境,提出索塔高性能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控制指标及其结构的耐久性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研究骨料的碱反应活性及粉煤灰掺量对索塔清水混凝土的抗碳化、抗酸雨侵蚀、抗渗透性、抗冻融等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的砂石骨料不具有碱活性,在索塔混凝土中掺入22.5%粉煤灰能改善其综合耐久性,并满足耐久性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2.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在军事通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扩频码本身的特点,从理论上推导得出了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时频特性和参数估计。分析了噪声干扰技术和回波模拟技术。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比了样式相同而不同干扰功率情况下直接序列扩频通信误码率,其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3.
针对北京市中心城区重点功能区范围内轨道交通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不足等问题,以北京CBD重点功能区为研究对象,应用空间句法理论及空间分割方法,建立CBD地区道路网空间句法模型,量化分析该区域内可达性与交通流量的关系,结合既有轨道交通网络,对CBD地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路由选择提出指导性建议.结果表明,将可达性评价指标与交通流量相结合,能够定量描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及结构绩效,并选择可达性较高轨道交通线路路由.该方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及不同规划方案的比选和评价,可以作为方案评价方法之一,同时应该结合其他线网规划要素,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作为重要考虑因素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14.
分析巴黎、伦敦、东京、柏林等国外典型城市在市域快轨实施方式方面的经验,包括3种线网结构形态、换乘衔接方式、车站形式、站线设置、运行速度等方面。结合北京的轨道交通线网特点,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市域快轨尽量深入市中心并多点衔接,选择较高速度的市域快轨车辆,注重车站的衔接设置,为灵活运营组织方式预留条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5.
车辆自动化和信息娱乐系统的发展趋势使驾驶人分心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为全面了解分心驾驶的研究进展,本文选取近 12 年关于分心驾驶的 2313 篇文章,利用文献计量工具VOSviewer和R-Bibliometrix系统梳理与分析分心驾驶的研究现状。首先,概述分心驾驶研究的总体情况,包括分心驾驶研究的国家分布、核心作者及核心期刊;其次,重点归纳分心驾驶领域的高影响力文献,并从“注意力机制”“分心驾驶风险与年轻驾驶人驾驶行为”“分心源”“分心驾驶检测”“自动驾驶下驾驶人的分心效应”这5个研究主题总结分心驾驶的研究热点;最后,构建分心驾驶的研究体系,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有必要加强研究分心的形成、消散和恢复机理;需扩展研究对象和场景,综合考虑车内和车外的分心源以及复合分心带来的风险;多源信息融合及考虑多类型分心可以进一步完善分心驾驶风险的研究;界定分心状态与等级划分,针对不同驾驶分心类型的识别应是未来分心驾驶检测研究的重点;自动驾驶场景下的分心行为及接管效能,以及混合交通流下的分心状态是值得关注的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分心检测和自动驾驶的接管效能将成为分心驾驶领域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16.
为有效降低大型集装箱船的空船重量,针对绑扎桥结构轻量化设计进行研究。以某14500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根据船级社规范要求针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依次从剪力墙布置、立柱设置和局部尺寸优化等三个层次对原始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在满足船级社规范要求、保证堆重指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绑扎桥的结构重量。本文的设计思路和优化方法可以为今后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7.
118.
[目的]为了探究自由液面及自由端对典型钝体绕流问题的影响,对带自由液面的有限长圆柱绕流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延时分离涡模拟(DDES)技术和分段线性界面重构(PLIC)方法,利用自主开发的naoe-FOAM-SJTU求解器开展数值模拟。[结果]结果显示,自由液面和自由端的存在增大了局部位置的升、阻力,推迟了圆柱表面流动分离的发生;相较于深吃水位置,自由液面附近流向的速度"恢复"延缓,横向的速度呈向外运动的趋势;自由液面的变形产生了大量细碎的漩涡,自由端的卷拧状漩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卡门涡街的发展。[结论]研究表明,目前采用的数值方法能够准确捕捉复杂流场,同时,自由液面和自由端的存在将显著改变流场沿吃水方向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9.
王艳春  万正田  郑祖中  张卓 《船舶工程》2021,43(3):40-43,129
与传统的大型汽车滚装船(PCTC)结构设计相比,7 500车双燃料PCTC结构设计的难点在于大型液化天然气(LNG)储存罐的合理布置,以及在不影响车辆甲板面积的情况下,防横向挠曲变形结构的合理设置.针对这些难点,对多种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提出7 500车双燃料PCTC结构布置优化方案,阐述此类船型的屈曲强度校核、大型LNG储存罐局部强度问题和特殊节点疲劳强度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0.
一类三维复系统的降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一类三维复系统经变换化为二维细鞍点型齐奇次系统,进而将更广的一类复三维系统化为具有奇次幂项的二维细鞍点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