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70篇
  免费   2190篇
公路运输   8323篇
综合类   9520篇
水路运输   7410篇
铁路运输   5171篇
综合运输   836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1199篇
  2021年   1584篇
  2020年   1085篇
  2019年   656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575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1168篇
  2014年   1523篇
  2013年   1888篇
  2012年   2304篇
  2011年   2436篇
  2010年   2497篇
  2009年   2301篇
  2008年   2267篇
  2007年   2217篇
  2006年   1912篇
  2005年   1778篇
  2004年   798篇
  2003年   436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61.
通过系统测试粗集料指标和混合料动稳定度,研究了沥青稳定碎石骨架结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测试了不同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动稳定度,发现规范范围内不同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有明显差距,且粗型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未必优于细型混合料;粗集料指标测试结果证实SSC及VCADRC与混合料动稳定度间有着良好联系,因而可利用VCADRC进行沥青稳定碎石粗集料设计或评价;利用均匀设计法进行的粗集料体积指标测试发现:单独一档粒径集料含量均与粗集料体积指标缺乏联系,整体的搭配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962.
采用ANSYS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计算了地震作用下桩-土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反应.分析了体系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桩身应变、桩身挠度、桩身弯矩、桩身剪力和桩土间接触压力等方面,并探讨了桩土刚度比、上部荷载等参数对桩-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3.
有关SMA-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各项路用性能试验的研究表明,现行的SMA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用于SMA-5设计是可行的。且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表面功能,可作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超薄罩面层。  相似文献   
964.
采用简单条分法和简化毕肖普法,对中央大道海河沉管隧道工程的干坞边坡稳定性在开挖、充水和再排水3种工况下进行了分析.对开挖阶段,考虑了渗流力和开挖扰动的影响;对充水阶段,考虑了浸润面以上毛细作用区内毛细吸力丧失的影响;对排水阶段,考虑了水位骤降引起的应力变化和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这项研究成果已作为该项目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65.
为了提高道路断面短时交通流预测的精确性,本文对道路断面的短时交通流数据进行混沌时间序列分析,并对多维交通流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相空间重构,建立基于混沌时间序列分析的道路断面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模型的参数选择.最后应用本文的方法对城市快速路采集的断面交通流数据进行分析,对道路断面短时交通流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6.
改进的遗传算法在车辆路径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车辆路径问题的深入分析,针对遗传算法中“种群多样性”和“选择压力”两个最重要因素,对“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进行了改进,并和一般的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结果证明:在算法性能方面,改进的算法收敛速度较快,所求得的最优解质量较高,且计算结果稳定;在车辆配送路径方面,改进算法得到四条最优配送路线,并且四条线路没有交叉,完全形成回路,又同时满足车辆满载率的限制,而一般的遗传算法得到五条配送路线,最低装载量仅为3.1t,并不能达到车辆相应的满载率,因此,改进的遗传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967.
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粘结性能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国外LPDS剪切试验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室内直剪试验和斜剪试验,以剪切强度和单位剪切强度(剪切强度与破坏变形的商)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粘层材料、半刚性基层材料、沥青混合料与粘层材料的界面、粘层材料与半刚性基层的界面对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抗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和压实度将有利于增强层间粘结性;高强度、粗糙、密实型的半刚性材料也将有效改善基层与沥青面层的粘结性;粘度不是选择粘层材料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工程实际,通过试验选择粘层材料的品种与剂量;基层表面清理是提高层间粘结性的重要措施,透层油应在基层清理后撒布,剂量宜为0.3~0.6 L.m-2;在层间热沥青上撒布一定的单一粒径,较粗规格,且与沥青粘附性较好的碱性碎石不仅具有工程意义,对提高层间粘结水平也有较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68.
王存江 《北方交通》2010,(4):144-145
用FRP加固混凝土桥梁的方法已很普及,但它会导致结构延性下降,即超脆性破坏,分析和试验证明,将全长粘贴FRP改为只粘贴两端而中部不粘贴的部分区段粘贴法,可以改善被加固结构的延性。  相似文献   
969.
分析了三峡成库后重庆地区的码头安全问题,建立了一套码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其权重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安全因素的重要性;同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实现了对码头安全的评估。  相似文献   
970.
苦参碱对人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苦参碱(matrine)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OV2008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0.125、0.25、0.5、1.0,2.0、4.0 mg/mL)的苦参碱在不同的时间点(24、48、72 h)对OV2008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于OV2008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及Fas、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苦参碱对OV2008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小,G2/M期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苦参碱能够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高而升高(P<0.01);苦参碱能够上调Fas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苦参碱可显著抑制OV2008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晕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苦参碱对OV200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有关,而苦参碱诱导凋亡可能与其上调Fas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