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89篇 |
免费 | 39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02篇 |
综合类 | 1519篇 |
水路运输 | 1085篇 |
铁路运输 | 1039篇 |
综合运输 | 13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7篇 |
2024年 | 122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213篇 |
2021年 | 294篇 |
2020年 | 215篇 |
2019年 | 145篇 |
2018年 | 109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186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285篇 |
2012年 | 363篇 |
2011年 | 358篇 |
2010年 | 360篇 |
2009年 | 341篇 |
2008年 | 297篇 |
2007年 | 356篇 |
2006年 | 323篇 |
2005年 | 271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61.
562.
刘睿;徐传玲;文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19(10):2804-2812
基于高铁列车运行实绩,将列车晚点分为初始晚点和连带晚点,挖掘连带晚点时空分布的宏观特性,分析车站层面高铁列车连带晚点横向传播及晚点恢复过程。分析列车的到站状态仅与前行列车的到站状态有关,故列车到站是一个具有“无后效性”的随机过程。将连带晚点横向传播过程视为齐次马尔科夫链,并基于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分析不同晚点状态和连带晚点强度下的列车晚点横向传播规律。基于广深高铁列车运行实绩,研究列车不同晚点状态对晚点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后行列车的连带晚点不可能由非晚点列车造成,在部分区段内连带晚点随列车运行距离的增加出现“累积”趋势,且连带晚点较初始晚点更易造成晚点传播;随着到站间隔的增加,后行列车发生连带晚点的概率逐渐减小,经过6个到站间隔后,各列车到站状态的概率基本稳定。分析不同强度的连带晚点对晚点横向传播的影响,由一步、二步和三步转移概率矩阵结果得出:不同时长的连带晚点发生的概率随连带晚点时长的增大而降低,且不同强度的连带晚点都对后行第1列列车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有助于减少列车间的相互作用干扰,提高运行图鲁棒性,并为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决策,优化列车运行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3.
564.
565.
566.
567.
铺面联锁块已在我国水运工程道路堆场得到广泛应用。联锁块形状是异形的,具有双向联锁作用,其抗压强度是JTS 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中要求的必检指标。GB/T 28635—2012《混凝土路面砖》及 GB 32987—2016《混凝土路面砖性能试验方法》中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没有规定异形块体承压面积的测定方法,不能满足联锁块抗压强度试验检测的需要。为此,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结合工程实际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及检测经验,提出了具有水运工程特点的联锁块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方法,以正确评价联锁块抗压强度,保证联锁块铺面工程的安全性,促进水运工程道路堆场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68.
人流量统计对智能安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针对视频监控系统中人流量统计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小目标特征的视频人流量智能统计方法,重点研究用于小目标检测的Faster R-CNN (Faster regio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改进算法、运动目标关联匹配以及双向人流量智能统计等关键技术,根据人头目标的小尺度特点对Faster R-CNN网络结构进行适应性改进,利用图像浅层特征提高网络对于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基于轨迹预测的跟踪算法实现运动目标的实时追踪,同时设计双向人流量智能统计算法,以实现人流量高准确率统计;为证明方法的有效性,在密集程度不同的场景中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目标检测算法相较于原始算法,在Brainwash测试集和Pets2009基准数据集上的平均准确率分别提高了7.31%、10.71%,视频人流量智能统计方法在多种场景下的综合评价指标F 值均能达到90.00%以上,相较于SSD-Sort算法和Yolov3-DeepSort算法,其F 值提高了1.14% ~ 3.04%. 相似文献
569.
某山区高速公路在连日的降雨条件下, 原 15m 高的浆砌片石路肩挡墙发生水毁, 路面结构尚完整但处于悬空状态, 现场采取了交通管制措施, 社会影响大, 亟需完成应急修复并开放交通。 在对破坏形态和坍塌成因进行分析后, 基于 “快速修复” 理念, 提出了先快速施工挡墙形成早期支挡效果以开放交通, 后及时施工桩基并适当反压以改善结构性能的应急处理方案。 随后采用 Midas GTS NS 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 根据当前破坏形态, 对墙体参数进行了折减反演, 得出了现有挡墙的实际强度参数, 并基于强度折减法对初步应急措施和后续补强措施的结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初步应急措施完成后, 结构安全系数为 1.197, 能够满足施工期临时需要; 后续补强措施实施后, 路堤整体稳定性提升至 1. 681, 能够满足工程长久使用要求。 相关研究方法和处治方案对同类型的高速公路路肩挡墙水毁应急修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0.
为了解决双主梁钢板组合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易开裂的难题, 将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Ultra-High Per? formance Concrete) 应用于横向现浇湿接缝。 以瑞苍高速公路一联双主梁钢板组合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 介绍了负弯矩区 UHPC 接缝方案的设计要点, 并与常规接缝方案进行技术对比。 同时, 通过有限元建模计算, 分析了 UHPC 接缝的受力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负弯矩区 UHPC 接缝结构技术先进, 便于快速化施工; 承载能力、 抗裂性能及 UHPC 桥面板疲劳性能均可满足要求, 安全性能良好, 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