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1篇
  免费   793篇
公路运输   2825篇
综合类   3269篇
水路运输   2856篇
铁路运输   1570篇
综合运输   32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623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835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808篇
  2008年   768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736篇
  2005年   542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运输船舶金属船体重量的神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应用反向传播学习算法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对运输船舶金属船体重量进行神经估算。以散货船和油船为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由非线性模拟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在船体重量估算中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52.
某型牵引电机轴承采用稀油润滑,在运行中传动端轴承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磨损,甚至发生固死故障。文章通过解体电机故障轴承并对为轴承提供润滑油的齿轮箱油取样分析,找出了轴承故障与运行环境的相关性,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3.
主要针对牵引级1 500 A/3 300 V IGBT模块进行热学分析,建立了基于热节点网络的热阻等效电路模型,从理论上优化了功率模块的稳态热阻分布,通过有限元模型对1 500 A/3 300 V IGBT模块进行热学仿真设计,验证了该热阻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密贴交叉组合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三维计算模型,研究强震作用下密贴交叉组合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并与单一浅彬深埋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密贴交叉组合车站结构中,由于上下层车站相互作用影响,对上下层车站的相对水平位移均具有放大作用;上层车站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浅埋车站,而下层车站的加速度放大系数略比深埋车站的大,且变化率较大的部位均发生在密贴交叉部位;下层车站的存在,时上层车站结构的应力有一定的消弱作用,但是由于两车站结构相互作用影响,在两车站交叉部位出现应力集中,致使交叉部位应力出现明显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55.
针对目前地铁车辆称质量过程中检测的车辆质量与实际载质量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通过对地铁车辆称质量过程进行分析,分别推导了空气弹簧的静态、动态气压-负载关系式,其中动态气压-负载曲线考虑了空气弹簧工作过程中的充、排气过程。以北京地铁大兴线4号线065车体为例,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气压-负载特性曲线对车体质量进行计算,通过与真实车体质量对比,表明本文推导的动态气压-负载特性曲线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可以大幅减小地铁车辆称质量误差。  相似文献   
56.
城市轨道站点与周边土地的联动开发是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城市经济和交通都具有积 极作用。对国内外城市轨道站点区域联动开发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指导中国轨道站点区域的联动开发。从产权和 城市经济学视角,将轨道站点联动开发分为内外联动和上下联动两类,并进行了相关界定。分别结合日本联动开 发政策以及涩谷站数据、上海联动开发政策和打浦桥站区域数据,对内外联动和上下联动的规划和实施途径及其 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参考更多经典的联动开发案例,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站点区域联动开 发的实施机制及特征;并从政策和规划设计两个角度深入阐述对中国联动开发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可采 用“政府统筹、市场执行”的模式;根据中国土地所有制度,探索“集约换使用权”“整体出让使用权”等多样 化的土地管理模式,有利于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的反哺策略;制定配套且细化的技术规范,进行立体化、多样化、 一体化衔接设计。  相似文献   
57.
在哈大高铁施工第Ⅰ和第Ⅲ标段线路的直线段和曲线段上,选择24块砂浆灌注施工已完成1~3个月,但尚未铺轨的CRTSⅠ型轨道板,对其高程及与砂浆垫层间离缝进行24 h全天跟踪测试,研究温度变化对轨道板温度翘曲变形及与砂浆垫层间离缝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轨道板的表面温差变化幅度大于环境温差的变化幅度;当轨道板表面温度达到最高时,轨道板高程的变化量、轨道板与砂浆垫层间的离缝最小,反之最大;轨道板高程的变化幅度大于轨道板与砂浆垫层间离缝的变化幅度;轨道板4个端角处的高程及离缝的变化幅度大于轨道板其他各处;曲线段上轨道板高程及轨道板与砂浆垫层间离缝的变化幅度大于直线段上的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58.
目前铁路运营和调度系统建设中存在着数据资源重复建设、难共享、标准不统一以及利用不充分等诸多问题。结合铁路运营和调度数据资源建设现状及综合数据处理分析平台的建设目标,提出了铁路运营和调度综合数据处理分析平台的总体架构和技术框架。该平台对实现数据资源在铁路运营和调度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的准确及时共享,促进铁路运营和调度数据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提高铁路运营和调度管理的科学决策支持水平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为评价地铁列车和道路车辆运行对环境的振动影响,选取北京地铁1号线东单站—建国门站普通无砟轨道区间以及4号线北京大学东门站—圆明园站浮置板轨道区间,在地表布置多个传感器,对地铁列车单独引起的振动、公交车单独引起的振动,以及两者叠加振动进行现场测试,对振动的Z振级和1/3倍频程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采用非减振的普通无砟轨道还是浮置板轨道,在距离地铁隧道中心线一定范围内,公交车引起的振动对沿线居民影响要强于地铁列车;采用浮置板轨道,可降低地铁列车引起的10Hz以上的地表振动,尤其是4080Hz控制频段内的振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地铁列车对沿线居民的振动影响。可采用浮置板轨道来减小地铁列车振动对沿线精密仪器的影响,但采用浮置板轨道仍会使得现有环境振动有所增加,其增量是否会影响沿线精密仪器正常使用,需要根据仪器对环境振动的限值而定。  相似文献   
60.
以开敞式地铁车站为例,将列车、隧道、站厅层和站台层均简化为长方体并建立车站三维模型;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采用压力基求解器和SIMPLIC算法,研究活塞风作用下站厅火灾的烟气流动特性,并分析增设迂回风道和竖井对于削弱活塞风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站厅层空气流场结构在活塞风的作用下将会发生复杂的变化;站厅火灾发生后,在机械排烟、热浮力以及活塞风的共同作用下,站厅烟气分层现象遭到破坏;各楼梯口处气流速率变化剧烈,气流方向多次改变,并导致站厅层烟气被吸入站台层;增设迂回风道和竖井能够有效地削弱活塞风对起火站厅层烟气分层现象的破坏,延缓烟气侵入站台层的时间,减少侵入站台层的烟气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