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2篇
  免费   236篇
公路运输   4519篇
综合类   4390篇
水路运输   4059篇
铁路运输   3359篇
综合运输   5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807篇
  2012年   973篇
  2011年   1216篇
  2010年   1293篇
  2009年   1443篇
  2008年   1408篇
  2007年   1762篇
  2006年   1699篇
  2005年   1097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的定义,分析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发挥的因素,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与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子系统运输能力计算的方法.结合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实际运营条件,分析昌平线现状运输能力以及制约运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结合西二旗车站结构、上下车人数、客流流线、列车时刻表以及换乘比例,运用仿真方法,对昌平线的协调运输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2.
城市景观是轨道交通三维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Google Earth软件批量获取城市空间坐标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图,实现城市三维地形重建。利用CityPlan建模软件快速建立多种样式建筑物模型,通过数据库实现对建筑物模型空间信息的有效管理。采用skyline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将城市三维地形和各种建筑物三维模型统一集成,实现了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三维城市景观的快速建立。  相似文献   
163.
为适应我国高铁建设的需要,在SVM1000型铺轨机组原有的基础之上,通过增加钢轨接头对位器、匀枕器、轨枕提升装置,调整轨迹线、主机控制程序等系列升级改造,实现了SVM1000型铺轨机组升级改造后的新功能,如铺设500 m长轨、钢轨侧翻控制、钢轨接头快速准确对位、精确布枕减少匀枕等,并在工程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64.
地裂缝地质灾害一直以来对工程的建设都产生严重的影响。以大西高速铁路为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裂缝,在现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获得了必要的计算参数,进而建立高速铁路桥梁段穿越地裂缝的数值模型。利用Flac3D数值软件进行计算,模型使高速铁路45°穿越地裂缝,通过强制位移控制地裂缝及上盘的活动大小。通过计算地裂缝及上盘下降5、10、20、30、40 cm的5种工况,分析桥梁的变形及桩基的受力特征,得出地裂缝活动对桥梁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5.
通过宁杭高铁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施工实例,分析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原材料、配合比以及润湿、封边、灌浆、养护等工艺对施工质量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各阶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6.
以移动闭塞为例,综合考虑乘客舒适度和安全控制等因素,设计了多列车追踪运行的计算模型。根据故障列车救援的步骤,设计了故障列车救援的仿真算法和仿真系统的总体流程,分析了故障处置对线路运营的影响,建立了故障状态下的轨道交通多列车运行仿真系统。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突发故障下多列车运行过程仿真系统可为运营可靠性分析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67.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前折返间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折返过程对站前折返间隔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从单线折返和双线折返两个方面测算出站前折返的折返间隔,并从运营角度,测算了所需的停站时间.分析了单线折返、双线折返的非等间隔折返、双线折返的等间隔折返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对站前折返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设计和应用角度,提出了尽可能缩短站前折返间隔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68.
王建文  罗慧 《都市快轨交通》2013,26(2):108--111
地铁门禁系统(ACS)以往是相对独立的安防系统,这次首次尝试将其集成在综合监控系统(ISCS)中.以广州地铁5号线的实际项目为背景,从网络架构、功能及接口设计、平台开发及实施等多个角度对集成方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9.
成都地铁2号线车辆空气制动防滑保护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动防滑保护作为地铁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车辆的制动效率发挥以及轮轨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成都地铁2号线车辆为例,主要介绍空气制动防滑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防滑保护控制策略中的参考速度选取、滑行判断指标和防滑失效控制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且通过滑行试验验证了列车空气制动防滑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0.
提出一种基于无线网络传输协议—ZigBee的列车监控图像传输系统。在车厢内部设置多个摄像头用于采集高清晰的监控图像并通过无线网络将图像实时地传送至列车监控中心。列车长在列车监控中心可实时掌握车厢内的情况,以便指挥及调度列车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