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7篇
  免费   101篇
公路运输   452篇
综合类   538篇
水路运输   496篇
铁路运输   367篇
综合运输   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制定最优票价政策,实现票价平衡引导客流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提高票务收入和运营效率,结合拥挤定价理论,以低峰价格作为平均票价,采用帕累托次优的拉姆塞定价模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为运营初期轨道交通合理票价的制定以及未来可能采用的高峰定价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2.
在地铁工程设计中,考虑钢轨对结构或对地的过渡电阻均匀会造成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的泄露情况与设计不符.讨论杂散电流的产生、危害及其相关腐蚀机理,建立均匀电阻下直流供电系统杂散电流分布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对比分析不均匀过渡电阻下的杂散电流分布规律,对具体地铁工程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3.
为有效应对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初期可能出现的客流拥挤等问题,运用行人仿真方法进行客流组织方案的动态检验和调整。以深圳会展中心站为例,选取适当的仿真参数和评价指标,对车站客流组织进行防真,分析客流拥堵原因,提出客流组织调整方案,并对调整方案进行仿真及评阶。总结了车站行人仿真在指导车站客流组织方面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车站级综合监控平台及其功能。整合了换乘站各弱电系统,给出了弱电系统接入综合监控平台的方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全新2线换乘站提出了车站综合监控平台构建的三种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三种方案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25.
由于轨道激扰引起的车辆动力学响应峰值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采用车辆动力学响应指标的最大峰值判断轨道的状态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轨道激扰的评估应采用统计学方法综合考虑该轨道激扰对应的动力学响应。本文基于滑动方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动车组通过线路时的轴箱垂向加速度进行分析,实现采用轴箱垂向加速度滑动方差峰值对轨道状态进行评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线路检测中采用轴箱加速度滑动方差峰值作为评判依据较直接峰值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6.
网络化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票务流转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更好地完成车票管理工作、提高票务管理效率,根据管理方式将车票分为回收类和非回收类,分析这两类轨道交通专用车票的应用特点.在研究网络化运营环境下车票流转的运行模式的基础上,以中央清结算中心、线路中心和车站三级管理流程为例,详细分析回收类车票和非回收类车票的流转全过程,为今后网络化运营下AFC系统的车票流通管理提供理论参...  相似文献   
27.
地铁站内AFC设备作为整个车站客流疏散的通行瓶颈,其运营状况关系到地铁线路乃至整个线网的运营状况。将BPR函数移植于地铁站内的行人交通流并对其进行线性改进,通过实际调研获取不同类型地铁站内与AFC设备处行人流相关的统计数据,并进一步通过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研究表明,车站类型、设备数量以及设备布局对AFC设备运营状况具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分析可为地铁站内AFC设备运营状况的分析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基于试验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现有的失速试验、时滞试验、油压试验、道路试验、故障码扫描等多种试验方法,可在变速器解体之前获得故障信息。在深入分析自动变速器结构及各元件功能的基础上,将各种试验进行合理的逻辑组合,对获得的故障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最终可将故障源限定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分析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
自动变速器故障的功能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胡宁  胡加 《汽车技术》2003,(8):39-41
功能分析法,即是通过对变速器各部分结构元件工作原理的分析,了解它们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各结构元件失效将产生的后果,并将故障现象与可能的故障源建立一一对应的联系,最后总结归纳出故障源群组的方法。它能较全面地概括出自动变速器可能产生的各类故障,为准确诊断自动变速器故障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0.
现代轿车自动变速器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宁 《汽车工程》2003,25(1):34-38
自动变速器作为现代汽车传动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总成,对车辆诸多性能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轿车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无疑反映了当今该项技术的潮流,自动变速器技术正朝着结构多挡化、性能高效化、换挡智能化和舒适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