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101篇
公路运输   322篇
综合类   299篇
水路运输   328篇
铁路运输   168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基于动力学基本原理,从非线性、接触以及本构关系计算理论建立落石-桥墩防撞物柔性碰撞精细化计算模型,并对关键计算参数给出建议取值.利用钢结构柔性变形吸收落石碰撞能量,提出一种桥墩防落石碰撞柔性设计方法,并详细给出该防落石碰撞构造措施的结构组成形式.利用ANSYS/LS-DYNA动力分析计算程序,考虑几何、材料双重非线性,精细化数值仿真计算落石撞击防撞物的动态全过程,以一个偏安全的极限碰撞状态,分别从运动行为(撞击力、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能量转换(系统动能、系统变形能)角度进行计算结果与数据分析,证明所提出的柔性防撞设计思路以及防撞措施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92.
93.
对几种电力机车空载合闸试验测试的电流波形进行理论分析,结合TM2型电力机车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并模拟出其空载合闸电流的波形,得出产生空载合闸电流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空载合闸电流造成的跳主断误保护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
提出竖井未打穿软土地基下卧层固结度简化计算方法。将竖井地基划分为竖井打设区和下卧层两个部分,竖井打设区采用轴对称固结理论,而下卧层采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两部分在渗透面上满足孔压连续条件。对一算例分别采用简化方法、精确解法及已有近似解法进行了固结分析,表明简化方法与精确解法结果较为接近,满足工程精度。由于该解答为显式解,工程应用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95.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船舶操纵性能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单桨大型船舶在海上的回转性能为例,探讨了应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Back-pmpagation Neural Network)建立船舶操纵性预报数学模型的方法,并利用matlab语言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BP算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6.
综合分析了接一条新船的全过程,并介绍了如何合理选择接船人员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横风作用下敞车的气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64型敞车为原型车,利用二维定常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两方程紊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横风作用下静止的无导流板满载敞车、无导流板空敞车、有导流板空敞车的气动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横风速度在20.7~46.1 m.s-1时,气动力系数的变化幅度不大,可近似作为常数来对待。在20.7 m.s-1的横风速度下,满载敞车所受侧向力小于空敞车,而升力和倾覆力矩则有所增加,因此敞车装载情况对横风作用下敞车受到的气动力有比较大的影响。敞车侧墙加装导流板后,所受到的气动力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8.
分析了停车换乘(parking and riding,P&R)系统与城市市区交通系统的相互影响特征,提出了利用仿真工具对P&R系统进行评价的技术流程;以国内某市规划设计的P&R系统为对象,研究了利用Visum模型工具对P&R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对不同交通强度下的P&R系统有效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P&R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主要通道的拥堵情况。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减速顶壳体螺栓折断故障进行调查统计,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壳体螺栓折断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教训,并结合减速顶的结构特点和运行工况,阐述了防范壳体螺栓折断故障的方法和措施,提出了改进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0.
在使用全站仪对大型建筑结构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时,受建筑结构、地形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时某些测站点不得不布置在变形区内。在实时监测过程中,当变形区内测站点发生偏移时,该点的设站数据仍然是偏移之前的,这必然对监测数据的精度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导出测点偏移对监测数据影响的定量公式,并对该不利影响给予实时改正。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实时监测系统中,这种方法可完全消除测站点不稳定带来的误差,并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