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6篇 |
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27篇 |
综合类 | 384篇 |
水路运输 | 279篇 |
铁路运输 | 180篇 |
综合运输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89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通航隧洞可实现高山峡谷条件下通航建筑物间的有效衔接,但隧洞断面尺寸与船舶航速、航行阻力、下沉量等船舶航行特性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与GMO运动模型对1 000吨级船舶在通航隧洞内的运动过程开展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隧洞内水力特性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船舶行驶速度与隧洞宽度对船行波、横向流速、船舶阻力及下沉量的影响,并给出通航隧洞断面系数与船舶下沉量之间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当隧洞内航深为5 m、船舶行驶速度小于1.5 m/s、隧洞宽度大于18 m时,船首孤立波波幅、船舶两侧最大横向流速、船舶阻力和下沉量均有明显改善。此外,研究还发现船舶下沉量与通航隧洞断面系数成反比关系,通航隧洞断面系数越小船舶下沉量越大,且通航水深相较于隧洞宽度对于船舶下沉量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1 000吨级船舶通航隧洞断面及航行关键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2.
303.
王实山;吴命利;薛蛟 《机车电传动》2014,(3):57-61
针对用于铁路货运的直流传动SS4B型电力机车和交流传动HXD2型电力机车,结合线路实测数据,从工作原理、功率因数、谐波电流、机车能耗等4个方面进行了电气负荷性能对比,说明了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技术优势。随着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停产和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大量投运,在设计牵引供电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交流传动机车功率因数高、谐波电流小、能全功率范围再生制动的特点,同时,应尽快通过实测掌握各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谐波特性,为牵引供电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04.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汽车空调系统替代制冷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择低 GWP环保工质 R1234yf 和 Isobutane 作为 R134a 的替代品和 R134a 进行性能比较。与此同时,将和其他 性能相近的工质如 R407C,R410A 和 R507A 开展热力学评估。R1234yf 具有和 R134a 相近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压缩机无需做出较大改动。压比和排气温度较低。R1234yf 作为新一代低 GWP 环保 类工质,是替代 R134a 的较好工质。 相似文献
305.
306.
307.
城市市政道路改拓建工程中往往会涉及较多的地下管线,由于各大管线权属单位不同,且一般时间较为久远,管线位置及走向往往很难确定。业主及各大权属单位提供的管线图纸只能作为项目施工的参考,给道路及桥梁下部结构施工造成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实际项目案例介绍了市政道路管线精准定位及保护的几种方法,为后期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8.
为了量化分析高原环境导致的驾驶行为特征差异,寻找驾驶绩效下降时间窗,运用驾驶模拟器和低氧发生器在平原地区模拟海拔3 900 m高原驾驶环境,开展驾驶模拟试验分别收集驾驶人在平原环境和模拟高原环境的驾驶行为数据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数据。通过对比高原实车试验环境驾驶人的心率指标变化,运用雷达图、数值排序图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平原、高原环境下的驾驶行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引入Jensen-Shannon散度(JS散度)量化2种环境下横向偏移距离、横向加速度、转向盘旋转率和速度这4个指标的概率密度拟合分布之间的差异,使用差分法确定高原环境下的驾驶绩效下降时间,验证了模拟高海拔环境驾驶模拟试验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原环境下横向偏移距离标准差、横向加速度标准差、转向盘旋转率标准差、速度标准差比平原环境下分别增加了0.094 3 m,0.119 0 m/s2,0.000 9 °/s,0.651 3 km/h,车辆整体稳定性降低;借助JS散度发现横向偏移距离、横向加速度、转向盘旋转率和速度这4个指标在2种环境下的数值分布存在较大距离,分别为0.23,0.11,0.01,0.02,其中车辆的横向运动受负面影响更大;在进入海拔3 900 m的高原地区时,驾驶绩效约在6 min后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09.
焊装车间的汽车零部件涂胶工艺在设计上采用传统的方式,要满足焊装车间多种产品、不同胶型、不同胶条直径同时作业的需求,在投资上费用较高且占地空间比较大。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单泵多伺服定量机(胶枪)涂胶系统,并结合视觉检测技术在汽车零部件涂胶生产上的应用,从事前控制和事后监控两个方面,提高汽车制造生产中的机器人自动涂胶工艺质量与效率。通过“主控制系统”对单泵以及多个伺服定量机(胶枪)进行控制,能够基于单个涂胶泵同时对应多种产品、不同胶型直径的涂胶需求,调整机器人自动涂胶作业程序。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焊装工序的汽车零部件涂胶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资金投入,有效确保涂胶质量。 相似文献
310.
为研究模态阶数对挠度和弯矩动力放大系数分析的影响,以标准跨径的简支T梁桥、箱梁桥和空心板桥为研究对象,基于模态叠加法推导了简支梁在三轴车作用下的动力放大系数表达式;采用MATLAB软件编制了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桥面不平整度、车辆速度与车辆质量3种因素下挠度和弯矩动力放大系数随模态截断阶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模态阶数下两者的比值关系,对一座30 m简支箱梁桥进行了实桥动载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挠度动力放大系数受模态阶数影响较小,1阶模态对挠度动力放大系数的贡献率为99%,选取前5阶模态时,可以获得完整桥梁结构响应信息;弯矩动力放大系数受模态阶数影响较大,1阶模态对弯矩动力放大系数的贡献率为86%,前5阶模态贡献率为90%;当考虑前25阶甚至更多模态时能够得到弯矩动力放大系数可靠结果;车辆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态阶数对动力放大系数的贡献率,桥面不平整度与车辆质量对动力放大系数收敛阶数影响不甚显著;弯矩动力放大系数小于挠度动力放大系数,当取1阶模态时,两者比值为0.86,取前15阶模态时,两者比值为0.95;建议相同测试条件下采用挠度动力放大系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