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篇
  免费   79篇
公路运输   330篇
综合类   391篇
水路运输   268篇
铁路运输   166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增加所带来的集聚效应和交通拥堵等负外部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优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缓解该矛盾的重要举措。本文同时考虑了集聚经济和交通拥挤两种外部性,构建并求解了一个两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分三种情况探究了轨道交通的投资引入和道路容量的优化对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结构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投资引入能够增加城市人口规模和社会福利,使城市结构更加紧凑。但是,随着集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规划者应逐步完善公交配套设施,以降低公交拥挤成本,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还应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避免由于个体效用下降而导致人口流出。  相似文献   
32.
6110柴油机曲轴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6110柴油机整体曲轴建立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三维模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整体曲轴的应力状态和变形情况,并对曲轴在交变载荷下的疲劳强度进行了校核。对曲轴带飞轮和皮带轮及不带飞轮和皮带轮两种情况下进行了模态分析,并进行了比较。为柴油机曲轴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肖明清  张忆  薛光桥 《隧道建设》2020,40(2):153-161
为了解环缝面不平整导致管片产生渗漏裂缝的具体影响,对衬砌环不同错缝拼装角度、环缝面不同传力方式、环缝面不同不平整度等因素对管片纵向受力及开裂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因管片制作尺寸误差不可避免,设计中必须考虑环缝面不平整对管片结构受力的影响。由环缝面不平整产生的纵向不均匀接触荷载既可能是施工荷载,也可能是使用阶段的一个可变荷载。2)因管片环缝面不平整产生的纵向荷载与衬砌环分块、拼装方式及传力方式等有关,1/3 或1/4 标准块错缝拼装角度产生的最大纵向荷载要大于1/2 标准块错缝拼装角度,凸台传力方式产生的最大纵向荷载要大于垫片传力方式。当管片分块与拼装方式相同时,凸台传力方式更容易使管片产生开裂。3)在采用最不利纵向荷载时,建议取1. 0Δ(Δ 为环宽允许偏差)作为环缝面不平整度设计值,计算所得管片纵向弯矩与管片横向内力组合后按双向偏压构件对管片进行配筋,且纵向弯矩产生的裂缝开展宽度不应大于0. 1 mm。  相似文献   
34.
为探究气体惰化机理,提高惰化过程效率,对卧式椭球状LNG液舱的气体惰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优化。采用从椭球状液舱端部直流射流、旋转射流和混合射流的进气方式,分析气体射流流场结构和惰化效果,探究不同进气方式对惰化过程影响的机理,并提炼其惰化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进气流量一定时,旋转射流的惰化效果优于直流射流和混合射流,这是由于旋转射流会产生更大的进气扩张角,可大幅减少惰化死角的存在,有利于在储罐内部形成推移式惰化;旋转射流相对直流射流可节省40.4%氮气量和惰化时间,相对混合射流可节省26.2%氮气量和惰化时间。旋转射流优化方案可减少氮气耗量并节省惰化时间,提高惰化过程效率,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对于实际LNG液舱的气体惰化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在开发一款机车柴油机过程中,利用AVL BOOST软件对柴油机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了不同米勒强度和不同喷油正时条件下柴油机的性能参数。根据计算结果,排除了弱米勒的方案。针对强米勒和中米勒,开展了试验研究,通过调整喷油定时、增压压力设定、共轨喷射压力,进行了多方案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强米勒方案虽然可以有效降低Nox排放,但是带来PM排放升高和涡轮前排气温度升高的问题,中米勒虽然降低Nox排放的效果弱于强米勒,但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PM排放,且涡轮前排气温度远低于强米勒,综合各方面性能参数的比较结果,在满足排放要求的前提下,中米勒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36.
在分形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宾汉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模型,分析了浆液黏度、浆液初始剪切力和受注介质孔隙结构特征(孔隙度)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以便为注浆在岩土工程灾害治理中的合理设计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当孔隙通道的曲折度分形维数DT为1.5时,浆液扩散压力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呈非线性迅速减小趋势,而当DT为1.0时,浆液扩散压力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无明显变化;(2)当DT较大时,浆液压力损耗随着浆液初始剪切力的增加呈非线性迅速减小趋势,而当DT较小时,在相同条件下,浆液压力损耗随浆液初始剪切力的增加无明显变化;(3)浆液压力损耗随着受注介质孔隙度的增加呈现先急剧减小、后缓慢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水力式升船机是高坝通航建筑物的一种新形式,在国内外没有运行经验可供借鉴。为保障水力式升船机安全可靠运行,针对重要风险源风险评价的模糊性难题,通过构建水力式升船机重要风险源因子事故树,辨识水力式升船机运行风险因子及其逻辑关系,提出基于模糊理论的水力式升船机运行安全重要风险源风险分析方法。以景洪水力式升船机为例,定量分析风险因子的风险等级,对水力系统、机械系统重要风险源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价风险,可为水力式升船机运行风险预警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8.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油气输送管道泄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因此,对液体输送管道进行检测和定位的研究与实践非常必要.介绍了国内外液体输送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提出了实际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9.
地质灾害情况下,管道容易产生大变形和失效,造成重大事故,因此,研究地质灾害中管道的建模与应力计算,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通过力学与有限元的结合,利用ANSYS工程软件建立管道在悬空状态下的大变形有限元模型.为考虑土壤地基的影响,采用弹簧来模拟地基对管道的反作用.根据材料力学计算分析,得出比较合适的弹簧间距,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对于含缺陷的管道,运用子模型技术进行处理.建模完成后,用一组具体的管道参数进行实例分析,利用ANSYS后处理命令计算管道上的最大应力及其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40.
基于3S技术的管道巡检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管道线路巡检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管理要求,根据管道巡检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现有巡检系统的不足之处,分析了影响巡检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一种方便高效的巡检方式,即集成GPS技术、GIS技术、GPRS技术和嵌入式技术来实现的管道线路巡检管理系统.保证了巡检的到位率,确保巡检质量,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实现缺陷信息的实时消缺处理,有效减少故障发生,保障线路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